读笔记
当中能保持心态平衡不容易,能不起贪嗔痴非常不容易。在工作当中也许会受到上司的责骂,也许会受到同事的排挤,这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所以说,可能只是出家人才有这个条件。大家来参加夏令营,也就具备了闲居净处这种方便条件。另外男众可以来男众寺庙住几个月,女众可以住在女众道场。一年中可以安排一个时间来庙里集中修持,在短短的时间为自己提供飞跃的条件。第四缘是息诸缘务。这一点出家人可能比较容易做到。出家人早晨起来上殿过后,接着就是去打坐,去念佛,各人有各人的事情。这几天,常住法师为我们提供了这些条件。只要大家一心观想自己的心,念佛、诵咒都可以,这就是我们出家的生活方式。作为居士,要息诸缘务是比较难的。但是,如果在平时行住坐卧当中,以弥陀圣号来鼓励自己,随时随地诵阿弥陀佛,来到哪里,念到哪里,在任何时候都可念阿弥陀佛,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事情。我们在做一些散心的事情的时候,可以一边念佛一边做事情。比如洗碗等轻松的事情不需要集中头脑去做,那么我们可以念佛,以轻松的心情来进行。第五个条件是近善知识。这里有很多善知识,大家都亲近到了,近善知识就是要向他们学习佛法。
下面讲放弃五欲的问题。“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另一种说法是色、声、香、味、触,也就是我们五官的享受。尤其是女性对爱情执着可能成为修道的最主要的问题。贪、嗔、痴之中,作为居士,容易放弃贪和嗔,但不容易放弃痴。父母放不下对子女的爱恋,年轻人不容易放弃爱情的观念。还有一个睡眠的问题。大家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修到一定程度,可以减少睡眠。减少睡眠有时候也是一种精进的表现。修到后来,只要在中夜子时睡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满足自己的睡眠需要。按现在的科学来讲,大家只要在最深的睡眠当中睡一个小时,就能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
下面讲讲调节五事和行五法的问题。这属于佛门内的专业化问题。“五法”问题前面已经谈过了。“五事”就是心法、色法、心所法、不相应法和无为法。这五种法门有一百种,叫做百法。佛门中有关于百法的专论,叫做《百法明门论》,在佛学院都上这门课,百法讲得很详细,都是讲人的贪的问题、嗔的问题、痴的问题、慢心问题、疑心问题、掉举、大随、小随……这些都是烦恼的一些细节,就是说,出现什么烦恼,用什么法门来对治。烦恼是由我们的心起的,我们的心平静了,烦恼也就平静了。这里面有一些细节问题,大家如果有兴趣,去看看这本书。
“五法”是相、名、分别、正智和如如。“相”就是世界万象,比如这个话筒有一个相,我们起什么名,用什么概念,这就是名字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这个东西不叫做话筒,也可以叫做其它名字。就是说,狗也可以叫做猪,猪也可以叫做狗。名是假的。但是人执着于名相不能自拔,所以大家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非常执着。因为我们对世界上东西太过于执着了,所以才起分别之心。有了分别,才有烦恼,有一百种烦恼,这一百种烦恼就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是是非非。所以说,我们应该以正智来断除这些妄念。断除妄念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如如的境界。我们的心如如不动,像金刚一样,我们的心非常坚利,能破一切相。
我们要调五事,行五法,还有一个问题是要防止堕入外道的法门。在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外道”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不是说它们不好,而是说它们不是我们佛法之内的。我们自称为“内”,称它们为“外”,是为外道。我们的法叫“内法”。我们要去除内外之法。内法都要去除,何况外法呢?就是说,皈依佛门之后,不再与外道的一些理论接触,因为它们的法门仅仅属于天的层次。比如说基督教——我不是诽谤它,而是从佛门的观点来讲——它最高只能达到天的境界,梵天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