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切切,其令为雾露,其变动为严酷摧残,其灾为青干而凋落,其味为辛,其情志为忧愁。忧能伤肺,喜能抑制忧愁;热能伤皮毛,寒能克制热气;味能伤皮毛,苦味能克制辛味
北方应冬而生寒,寒能生水,水能生咸味,咸味入肾而能滋养肾脏,肾能滋养骨髓,肾气同过骨髓而能滋养肝脏。变化莫测的神,其具体表现为在天应于寒,在地应于水,在人体应于骨,在气应于物体坚实,在脏应于肾。其性为严凛,其德为寒冷,其功用为闭藏,其色为黑,其生化为整肃,其虫为鳞虫,其政为平静,其令为霰雪其变动为水冰气寒,其灾为冰雹,其味为咸,其情志为恐。恐能伤肾,思能抑制恐惧,寒能伤血,燥能克制寒气;咸味能伤血,甘味能克制咸味。
黄帝说邪气致病所发生的变化是怎样的呢?岐伯说来气与主时之方位相合,则病情轻微,来气与主时之方位不相合,则病情严重。黄帝说五气主岁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凡气有余,则能克制自己能克制的气,而又能欺侮克制自己的气;气不足,则克制自己的气趁其不足而来欺侮,自己所能克制的气也轻蔑地欺侮自己。由于本气有余而进行欺侮或乘别气之不足而进行欺侮的,也往往要受邪,是因为它无所谓忌,而缺少防御的能力。黄帝说好。
附原文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请天师而问之曰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余因论之。鬼臾区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戌癸。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己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帝曰愿闻其所始也。岐伯曰昭乎哉问也!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黄今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帝曰善。
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岐伯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少阴,左太阴,右厥阴;见太阴,左少阳,右少阴;见少阳,左阳明,右太阴;见阳明,左太阳,右少阳;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所谓而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帝曰何谓下?岐伯曰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阳;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阳。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帝曰气相得而病者何也?岐伯曰以下临上,不当位也。帝曰动静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
帝曰余闻鬼臾区曰应地者静。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谓也,愿闻何以生之乎?岐伯曰天地动静,五行迁复,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夫变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夭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