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崇儒学第二十七
疏,宜加优赏,以劝后生,可访其子孙见在者,录姓名奏闻。”二十一年诏曰:“左丘明⑩、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玄、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等二十有一人,并用其书,善于国胄,既行其道,理合褒崇。自今有事于太学,可并配享尼父庙堂。”其尊儒重道如此。

    【注释】

    ①皇侃:梁散骑侍郎,明《三礼》。

    ②褚仲都:明《周易》。

    ③熊安生:字植之,长乐人,为国子博士。

    ④沈重:字子厚,通《春秋》群书,为《五经》博士。

    ⑤沈文阿:字国卫,通《三礼》、《春秋》,为《五经》博士。

    ⑥周弘正:字思行,晋周觊之后,为国子博士。

    ⑦张讥:字直言,武城人,为国子博士。

    ⑧何妥:字栖凤,西城人,为国子祭酒。

    ⑨刘炫:字光明,河间人,为太学博士。

    ⑩左丘明:左丘,复姓。明,名。著《春秋·左传》。

    卜子夏:名商,孔子弟子,以文学著称。

    公羊高:公羊,复姓。高,名。传为子夏弟子,传《春秋》。

    穀梁亦:穀梁,复姓。赤,名。传为子夏弟子,传《春秋》。

    伏胜:济南人,为秦博士,治《尚书》。

    高堂生:鲁人,为前汉博士,治《仪礼》。

    【译文】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下诏说:“梁代的皇侃、褚仲都,北周的熊安生、沈重,陈代的沈文阿、周弘正、张讥,隋代的何妥、刘炫,都是前代的著名儒生,他们精通经术,广收门徒,对经书有许多继承和发展,应该对他们加以赏赐,以鼓励后学之士,还应当寻访他们的后人。请有关部门把他们的姓名记录下来,上奏朝廷。”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又下诏说:“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玄、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等二十一人,他们注解经书的著作都被采用,教育太学里的学生,既然遵循他们的学说,理应给予褒扬和尊崇。从现在起,太学里凡举行祭祀之典时,可使他们配享孔子庙堂。”太宗就是这样尊儒重道的。

    【原文】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谏议大夫王珪曰:“人臣若无学业,不能识前言往行,岂堪大任?汉昭帝①时,有人诈称卫太子②,聚观者数万人,众皆致惑。隽不疑③断以蒯聩④之事,昭帝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古义者,此则固非刀笔俗吏所可比拟。’”上曰:“信如卿言。”

    【注释】

    ①汉昭帝:名弗陵,汉武帝的幼子。

    ②卫太子:名据,武帝太子,卫皇后所生。

    ③隽不疑:字曼倩,渤海人,昭帝时为京兆尹。

    ④蒯聩:春秋时卫灵公世子,逃亡国外,灵公死后,孙辄继位,他要回国争夺帝位,辄拒而不纳。《春秋》载此事,认为辄做得对。

    【译文】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治国的关键,在于使用合适的人才;用人不当,就必然难以治理好国家。如今,任用人才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谏议大夫王珪说:“臣子如果没有学问,不能记住前人的言行,怎能担当大任呢?汉昭帝时,有人冒充卫太子,围观的人达到好几万,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大臣隽不疑用古代蒯聩的先例来处理,将那个人逮捕。对此,汉昭帝说:‘公卿大臣,应当由通晓经术、懂得古义的人来担任,这本不是俗吏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贞观政要简介 >贞观政要目录 > 崇儒学第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