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征伐第三十五
妻慈母,望车①而掩泣,抱枯骨而摧心,足变动阴阳,感伤和气,实天下之冤痛也。且兵,凶器;战,危事,不得已而用之。向使高丽违失臣节,而陛下诛之可也;侵扰百姓,而陛下灭之可也;久长能为中国患,而陛下除之可也。有一于此,虽日杀万夫,不足为愧。今无此三条,坐烦中国,内为旧主雪怨,外为新罗报仇,岂非所存者小,所损者大?

    【注释】

    ①(wèi)车:指拉尸体的车子。

    【译文】

    《周易》上写道:“知道前进也应知道后退,知道生存也应知道死亡,知道获得也应知道失去。”还写道:“知道前进和后退、生存和死亡的道理,而不失分寸尺度的,只有圣人啊。”因此,前进之中包含着后退的因素,生存之中隐藏着死亡的阴影,获得之中存在着失去的可能,我之所以为陛下担忧的原因,正在于此。《老子》说:“知道满足就不会耻辱,知道停止就不会困顿。”我认为,陛下的威名功德,已经很高了,开拓的疆域,已经够广阔了。高丽国,乃边远的异族,不可以用仁义对待他们,不可以用常理来要求他们。自古以来,把它当做鱼鳖来畜养,应该对它缓简略些,如果一定要灭绝这一族类,我非常担心,它会像野兽被逼得无路可走时那样拼死反扑。陛下每次处决死囚,一定要让三番五次地奏报,并且吃素食、停音乐,都是因为人命关天,感动了陛下的圣慈之心。况且,现在的士兵,没有谁有罪过,无缘无故让他们投身战火之中,使他们肝脑涂地,成为无家可归的冤魂:让他们的妻儿老小,望着灵车痛哭流涕,抱着尸骨捶胸顿足,这足以使山河失色,天怒人怨,实在是天底下最惨痛的事情啊。并且,兵器是凶险的用具,战争是危险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动用。如果高丽失掉了臣子的礼节,陛下要诛杀它是可以的;如果它侵犯了百姓,陛下要灭掉它,也是可以的;如果因为它长期以来是中原的心腹之患,陛下要铲除它,也是可以的。如果其中有一个理由成立,哪怕一日杀一万个敌寇,也不值得内疚。可是现在三条罪状都不成立,却要给中原百姓增添无尽的痛苦和烦恼,对内为其旧主雪冤,对外为新罗报仇,这难道不是所得者小,所失者大吗?

    【原文】

    愿陛下遵皇祖老子止足之诫,以保万代巍巍之名。发霈然之恩①,降宽之大诏,顺阳春以布泽,许高丽以自新,焚凌波之船,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迩安。臣老病三公,朝夕入地,所恨竟无尘露,微增海岳。谨罄残魂余息,豫代结草之诚。倘蒙录此哀鸣,即臣死骨不朽。

    太宗见表,叹曰:“此人危笃如此,尚能忧我国家。”虽谏不从,终为善策。

    【注释】

    ①霈(pèi)然之恩:像甘霖一样的恩情。

    【译文】

    但愿陛下遵照老子“知止为足”的警戒,以确保万代崇高的美名。发恩降诏,顺天布泽,给高丽以改过自新的机会,烧掉战船,停止征兵,这样各民族人民自然庆幸,远近都得安宁。为臣年老多病,活不了几天了,遗憾的是不能对国家做出微薄的贡献。在此谨尽最后一点心意,权且作为为臣死后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如果陛下垂恩,听得进老臣临终的话,那么为臣死有何憾呢?

    太宗看了这篇奏书,感叹道:“此人病危到这种地步还能为国家担忧。”虽然没有接纳,但还是认为他的意见是治国的善策。

    【原文】

    贞观二十二年,军旅亟动,宫室互兴,百姓颇有劳弊。充容①徐氏②上疏谏曰:

    贞观已来,二十有余载,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昔汉武帝,守文之常主,犹登刻玉之符③;齐桓公,小国之庸君,尚涂泥金之事。望陛下推功损己,让德不居。亿兆倾心,犹阙告成之礼;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贞观政要简介 >贞观政要目录 > 征伐第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