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黄洋界上炮声隆”
急忙忙发起了进攻。他们先是用机枪朝着山上一阵扫射,见没有动静,就壮着胆子,沿着上山的小路,一个挨一个地往上爬来。

    要这样爬上黄洋界,谈何容易!尽管是装备精良的正规军,可在这崎岖的山路上,根本就施展不开拳脚,既不能展开战斗队形,又不能发挥火力优势。而守山的红军则居高临下,看起来清清楚楚,打起来得心应手,就是滚下几块山石,也能砸上几个敌兵。

    战场的主动权掌握在红军手中。

    当年指挥一营一连作战的刘型,这样回忆:8月30日,云雾消散,敌人开始向我发动进攻。……敌虽以一师之众企图偷袭井冈山,但使用在火线上的却只能是少数。我以两个连的兵力,进入阵地后,又加固了工事,做了许多单兵掩体,还捡了些石块作投掷用,我前沿堑壕里是一个排,另两个排分在其侧后的堑壕里,这是第一连。第三连则在山后休息。敌人进攻无效,便用机枪射击掩护前进,然而低射则妨碍自己的士兵前进,高射则子弹在空中呼啸,无明确的射击目标与弹着点。待敌人接近我有效射程距离,我军便一声令下‘打’,弹无虚发,叫个个敌人去见阎王。为了节省子弹,石块也成了我们的射击武器。敌人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冲锋,都无非是送来武器弹药,留下尸体。下午4时许,我们把二十八团留在茨坪修械厂修理的一门较好的迫击炮也抬来了,安放在我指挥阵地附近。我们向敌人发了三发炮弹,第三发正落在敌人的指挥所驻地——腰子坑爆炸了。敌人原以为主力红军不在山上,听见炮响,又以为我主力红军已经回到井冈山,吓得魂飞魄散。夜间,敌人利用云雾弥漫,我无法下山追击的时刻,逃之夭夭,溜到酃县境内去了。我们阻止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在关键时刻发威的迫击炮,是一门刚修理过的炮,而且当时只有三发炮弹。炮架好后,第一发炮弹就是哑炮;第二发炮弹又没有打响;而正常发射出去的最后一发炮弹,就不偏不倚地击中了敌军的指挥所。与此同时,隐蔽在哨口工事两侧山头上的赤卫队、暴动队,一齐点着了松树炮,以及放在煤油桶里的鞭炮。一时间,“炮声”隆隆,杀声震天,不摸底细的敌军以为红军主力在山上,自然是吓得滚了回去。

    得知敌军退走了,守山的军民高兴得又喊又叫。一个战士笑着说:“我们的主力部队不在,留守井冈山的人这样少,还有些伤病员,敌人有四个团,可就是上不了山,这倒有点像诸葛亮的‘空城计’哩!”

    “这不是‘空城计’,是‘空山计’。我看我们也编一段戏来唱唱如何?”有人提议。

    于是,红军战士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凑了起来,很快就编就了一曲“空山计”的唱词:

    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乱纷纷。

    举目抬头来观看,原来是湘赣发来的兵。

    一来是,农民斗争经验少,二来是,二十八团离开了永新。

    你既得宁冈茅坪多侥幸,为何又来侵占我的五井?

    你既来就得把山进,为何山下扎大营?

    你莫左思右想心不定,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救兵。

    你上得山来我别无敬,我准备着红米南瓜、南瓜红米,犒赏你的众三军。

    黄洋界保卫战取得了全胜,这一仗,不仅保住了井冈山根据地,而且震慑了敌人,使他们不敢轻视红军。在这一仗中,红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用不足一营的兵力,打破了湘赣两省敌军数个团对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

    9月上旬,在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主力返回井冈山根据地的途中,得知红军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毛泽东十分高兴,他兴致勃勃地吟就了那篇着名的《西江月·井冈山》词章:

    山下旌旗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简介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目录 > “黄洋界上炮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