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七章 谭政大将在长征途中
第7团余味儒的阵地立即全线动摇,敌人号称固若金汤的大渡河防线被我军突破了。

    十七勇士控制敌阵地后,依靠那只小船及以后又找到的两只小船,接我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过河。

    孙营长率领机枪射手过了河,进一步巩固了渡口阵地。杨团长率领部队乘第三条船过了河,扩大了北岸渡口阵地纵深。又找到了52个船工,分成4班,昼夜不停地为红军摆渡。靠这3只小船,在这里渡过了红1军团红1师和军委干部团。

    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成功了。附近群众说:“红军是飞过来的!”蒋介石妄想“叫朱、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计划破产了,红军胜利了。红1师的红1团为长征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了一大功!十七勇士的英名永垂史册!在十七勇士的军功章里,谭政的政治工作功不可没!

    严格的群众纪律赢得了群众的欢迎

    1935年6月中旬。蜀西夹金山以北藏族游牧区。

    风和日丽,草原青青。红1师主力翻越了白雪皑皑的大雪山——夹金山,来到了山脚下草场辽阔的藏民游牧区。

    这一带的藏民信奉喇嘛教,每个圩镇都建有富丽堂皇的喇嘛寺,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烤火念经。他们生活简单,以牛、羊肉和青稞为主食。

    红1师主力来到这个地区,开始大家很高兴,以为到了游牧区,吃肉肯定没什么问题。可是,由于藏民误信敌人的宣传,不但把牛、羊赶走了,而且人也跑光了,粮食也埋藏了起来。而我们所带的粮食已经吃完了,顿时部队的口粮无以为继,饥饿严重地威胁着部队。部队到达马河口时,已经断炊两天了。

    怎么办?有人提出说,地里的豌豆苗可以采摘充饥。师政委黄篆觉得这是违犯群众纪律,不同意。

    然而,人总是要吃饭的,红军指战员也不例外,就是为了革命的胜利,也要吃饭。这时,师政治部主任谭政同志②想出了个主意,既解决了吃饭问题,又基本上不违犯群众纪律。谭政说:“为了不损害群众的利益,又可以用豌豆苗充饥,我们可以在采摘群众的豌豆苗后,在地头上放上几块钱作为赔偿,并插上木牌说明。”大家觉得除这个办法外,也就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家也就按这一办法去做了。

    谭政的这一发明,初步解决了部队的粮食危机问题。

    1935年9月中旬。甘肃迭部县哈达铺藏族农牧区。

    秋高气爽,红日当空,万里蓝天飘着朵朵白云,辽阔的甘南草原一片翠绿,阵阵凉风拂面掠过,好一派祖国西北的自然风光啊!

    草原上,一场藏族同胞盛大的欢迎宴会,正在隆重地举行。他们以藏族风俗的最高规格和礼节,设宴招待了途经这里的红军领导干部。谭政也出席了藏民这次盛大的宴会。

    多少天来,红军指战员都是靠野菜、草根、皮带等充饥,米面从未沾唇。现在一看到藏粑团子,肚子饿得直叫,口水快要流了出来。谭政狼吞虎咽,一口气吃了七八个还不觉得饱,但却不敢再吃了。

    谭政在后来回忆那难忘的一幕时,万分感慨地说道:

    当时,觉得藏粑团子可真香啊!可是,不能再吃了。这是因为:我们也在教育部队,饿过头的胃不能吃得过饱,吃多会胀死的!所以,我吃了八个藏粑团子以后,便克制自己,不能再吃了;尽管肚子饿得很,可我们终归是红军的领导干部呀,要是没完没了地吃,连受苦的藏族同胞也会笑话饿瘪肚皮的红军的!这大概也是红军长征路上艰苦生活中的一个插曲吧!不,我一生是把它作为红军长征中的一次很有纪念意义的活动!

    1935年10月19日傍晚。陕北苏区保安县吴起镇。

    陕北秋日的晚霞,带着落日的余辉,慢慢洒落在尘土飞扬的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军长征人物谱简介 >红军长征人物谱目录 > 第十七章 谭政大将在长征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