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卫国土为己任——记饶国华烈士
饶国华,字弼臣,一八九四年十二月七日生于四川省资阳县东乡(今宝台乡)张家坝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在村中读私塾,一九零七年他被母亲送到县城向前清举人伍钧求学。他熟读史书,非常仰慕班超、张赛等英雄。
他看到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屈膝求和,皇室贵族“朱门酒肉臭”,黎民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路有冻死骨”,因此他决心救国救民,投笔从戎,以富国强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饶国华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洪流,参加了新军。在部队里,先当伙夫,不久升为班长、排长。一九一七年升至连长,他原在川军刘存厚部服役,尔后转隶于川军第二师刘湘部任连长。他勤奋好学,刻苦练兵,精心研究《孙子兵法》,在该师军官传习所受训期间,各次考试均名列榜首,深为师长刘湘所倚重。
饶国华为人正派朴实,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且治军严谨,赏罚分明。他作战骁勇,每战必身先士卒,颇得士兵的爱戴,逐次以战功升任营长、团长。
一九三一年前后,饶国华率部驻防重庆地区,他经常教育部下要护国、卫民、爱兵,他常说:“当兵,应以保卫国土,爱护百姓生命财产为己任。做人,当以孝梯忠信、礼义廉耻为准绳。如果穿上军装,拿起刀枪,不为百姓办事,反而欺负弱小、胡作非为,那就只能算土匪而不是赳赳武夫了。”
一九三五年十月,饶国华从第一师第二旅旅长升任为第一师师长,后又改任第一四五师中将师长,他主张部队人事公开,唯才是用,经常便装深入营房,了解队伍的情况,他重视赏罚奖惩,常说:“赏所以资激劝,罚所以儆将来;赏不得其当则私,私则偏;罚不得其当则蔽,蔽则滥。”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四五师内部团结,将士归心,传为佳谈。
饶国华作为一个国民党军官,在其任职师长驻军邛崃时,曾参与过对红军长征的围堵。但当他看到人民支持红军的情况,他的思想逐步产生变化,认为红军主张团结抗日,是有道理的,是正义之举。他开始认识到:“如今仇未复,大敌当前,竟使兄弟阅于墙而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乎?!”正是因为他有了这种爱国心理,所以在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二日,饶国华率部与红军殿后部队在小关于接触时,他只是作出追击红军的态势,尾随红军离开憋功,而不愿自戕手足,与红军为敌。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共赴国难。饶国华立即上书请缨上阵杀敌,他告假回乡与家人作最后一次团圆,临离资阳时,他对伍钧老先生说:“此行,为国抗战,不成功即成仁。学生如幸得马革裹尸还,学生之家属,尚望恩师照拂也。”尔后,他又嘱咐妻子兰紫仙女士:“余此去,为国而战,义无顾。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老母年高,望尽心奉养”。
九月二十一日,第二十一军奉令出川抗日,在邓蛛县各界民众举行的隆重欢送大会上,饶国华将军豪壮地表示:“此次奉命出川抗战,誓竭股肽之力,继之以坚贞,用尽军人天职。……决心率所部效命疆场,不驱逐倭寇,誓不还乡。”
一九三七年十月,饶国华率部步行二千里,从川北转万县船运东下,十一月中旬到达前方。
这时,上海已经失陷,苏常二州失守,日军兵分四路进攻南京,并在海空军掩护下,对我采取战略包围,直趋安徽芜湖,威胁南京侧背。蒋介石立即命令刘湘派第二十三集团军唐式遵部进驻安徽青阳一带,牵制、阻截从太湖流域西犯南京之敌。唐式遵鉴于防线左翼广德城之重要,关系首都南京之安危,委派能征善战的饶国华率部镇守。饶将军马上率部进驻广德,他亲自巡视前线,检查工事情况,鼓励官兵奋勇杀敌不负家乡父老重望。他深知责任重大,对他的侍从副官说:“我奉命出川,志在歼灭强寇,还我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