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横店三变
在全国引起激烈讨论的横店模式。徐文荣“想干的事情就干,只要不违法,只要对人民有利,就克服一切困难去干”的性格又起了作用。从1971年开始,横店重新开始办起了各种工厂:无线电元件厂、土农药厂、菌种厂、木雕厂、竹编厂。不过外界看徐文荣和横店创业,还是从1975年开始,因为这一年横店创办起了一家成功的工厂。当时的横店蚕茧产量占到东乡的36.47%,国营丝厂大半关门,徐文荣想,为什么自己不办一家蚕丝厂,正好可以解决蚕茧收购问题。徐文荣这次吸取了以往的教训,他要为这家工厂寻求合法务工权。于是,从打算办丝厂的1974年12月,到浙江省第一轻工业局正式批准横店建立丝厂,徐文荣用了5个月时间从公社到县,从县到市,从市到地区,再到省级单位,一级一级审批。然后徐文荣又想法设法从银行拿到24.5万元贷款,同时从农民家中募集到5万多块钱(平均下来每人两块四,徐文荣承诺三年归还)。善于利用人脉的徐文荣还通过浙江省丝绸公司,找到杭州新华丝厂,后者位横店培训了三批120名员工,还多次派技术员到横店指导。终于,横店丝厂1976年2月运转,当年获得7.6万块利润,三年盈利36万元。
徐文荣并没停步。1980年,一个在电子工业部属下4390工厂的工程师回横店探亲,见到徐文荣。这位磁性材料专家向徐文荣谈起“随着经济发展,电子工业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磁性材料是电子工业的重要基础元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而且,国内专门生产磁性材料的厂家很少,市场供不应求”。根本不知道磁性材料为何物的徐文荣当即决定,上马磁性材料工厂。他付给4390工厂5万元,让对方给横店派去的员工做培训,同时提供技术支持。后来横店被称为中国磁都,就是从徐文荣这个决定开始的。
1985年事后,国家银根紧缩,徐文荣却大刀阔斧。这一年横店投资800万元,上马11个项目,“最早的产业多元化是在1985年,因为觉得蚕丝等传统工业发展慢,单个行业又容易出现大风险,而多产业发展将有‘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效果。1985年的时候,横店首先投资的是高科技工业领域。横店集团每投资一个新领域、每开一个新的厂都以前景和盈利为考虑对象,一旦亏损,立刻关闭。”
1987年,横店产值过亿,成为亿元镇。1990年11月11日,浙江首家乡镇企业集团———浙江横店集团公司宣告成立。
只是那时候大家关心的还是所谓的“横店模式”。1984年,徐文荣开始运作横店集团的“产权改革”,改革的产物是一种“社团所有制”。这种社团所有制的特点是:1,政企分开;2,集团为社团集体所有;3,集团为社团成员提供保障体系;4,社团是开放式的;5,同企业相比,社团的集体文化更浓烈。这模式的宗旨就是徐文荣一直挂在嘴边的“共创、共有、共富、共享”。一本描述横店模式的书盛赞这种模式是“市场型公有制”。
1993年,产权制度改革风潮涌起。徐文荣自己不但不改,反而在《中央党校通讯》上大谈“产权制度改革的误区”,“上面曾经不止一次带信给我,叫我搞股份制改造,我没有执行”;“一些地方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不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转变职能上下功夫,不在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上下功夫,而是在自己都没搞清出产权制度改革目的的情况下,打着‘推进改革’、‘服务企业’的旗号,不顾企业自身是否有要求,硬要求一些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达到一定比例。一些党政领导、部门领导亲自带队‘试点’、‘下抓’,其声势如同50年代搞合作化、公社化差不多。”当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将徐文荣列入名单时,徐文荣还讥笑说,福布斯真大方,把集体的财产都赠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