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063、拼杀日寇英雄汉——记晋察冀军区战斗英雄高振虎
    河北省定县境内的振虎村,原不叫这名字。原名叫甄村。它是为了纪念一位抗日英雄——高振虎而得名的。

    高振虎是河北藁城县大中郎村人。1923年出生,家中一贫如洗。父亲被迫无奈悬梁自尽,母亲抱着两岁的振虎四处乞讨,苦熬了8年。母亲望着年仅10岁的小振虎,不得不送到地主家扛小活。1938年,八路军到了他家乡,15岁的高振虎毅然参军,分配在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二十三团当战士。他吃苦耐劳,作战勇敢,1942年春升为排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2年,在日寇残酷的大“扫荡”中,为阻击日寇的进犯,二十三团于三角村同日寇展开了战斗。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战士们同数倍于己的日军展开英勇拼杀。而人多势众、装备精良的日寇,不停地发起进攻,枪声震慑人心,烟尘腾空翻卷。二十三团的战士们始终坚守在阵地上,顽强地打退了敌人6次进攻。

    阵地上,战士们的弹药越来越少,然而,日军却一股股增援而来。为了阻止敌人的增援,高振虎率领全排冲进敌群,同敌人展开肉搏战。他攥紧上着刺刀的步枪,威风凛凛,在敌群中左冲右杀,一连捅死了3名鬼子。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才结束。

    在这次战斗中,高振虎的胳膊被刺成重伤。战斗结束后部队向平汉路西转移时,他被留在家乡养伤。临别时,团政委特地找他说:“振虎同志,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养伤,养好伤就是胜利。”他告别朝夕相处的部队,在组织的安排下回到了家中,在母亲的照顾下,心绪不安地养着伤。

    日寇借“扫荡”之机,在冀中平原上修起了据点,沟墙、公路、碉堡、炮楼布满了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到处有横行的日寇,人民又陷入灾难之中。在家养伤的高振虎,一个多月来,耳闻目睹日寇的暴行,气得他再也在家呆不住了。他找到区委书记,要求给他一枝枪。区委书记笑了笑说:“振虎同志,不要着急,养好伤再说。”他急忙挽起袖子说:“我的伤早已好了!”区委书记只好将建立区小队的任务交给了他。

    “能给我们一些武器吗?”高振虎问。区委书记笑了笑说:“有的是,在敌人那里。你忘了吗?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嘛!”高振虎领会了区委书记的难处与意思,立刻果断地说:“好!我自己想办法吧!”

    他带着上级交给的任务回到村里,四处奔波,秘密发动,在1943年农历三月里,区小队便成立了。一群不甘忍受日寇宰割的青年农民,在高振虎的领导下,寻找杀敌夺枪武装自己的机会。一天,高振虎在筐子里藏着手榴弹,装作割草的模样,一个人在公路上溜达。不一会儿,有两个伪军骑着自行车,不紧不慢地奔向这里。高振虎躲进麦田里。两个伪军越走越近,不一会儿到了侧前方。突然,“轰!”“轰!”两声巨响,公路上掀起了两股浓烈的烟尘,两名伪军一个倒栽葱栽倒在地。随即,高振虎一声高喊:“一班向左,二班向右,冲!”他一跃冲上公路,朝着一名颤颤抖抖的伪军喊道:“缴枪不杀!”伪军连忙跪倒在地,高高举起了双手。高振虎大步上前,共缴两条枪。

    区小队有了武器,一天天壮大起来,活动也越来越频繁。随着队伍的名声大振,他们正式合编为七分区四十五区队,高振虎在区队一连当排长,经常在博野县一带打击敌人。

    附近的杨村,有日寇设立的一个伪军据点。这里兵力较多,防守严密,一道两丈多宽的壕沟环护炮楼,一个窄小的吊桥是炮楼进出的惟一通道。炮楼里,30多名伪军行凶作恶,使周围的乡亲们不得安宁。

    6月25日夜里,部队在黑暗的掩护下,悄悄来到了据点外围。

    天,蒙蒙亮了。伪军们集合队伍出早操。吊桥“吱,吱”地落地了,猛然间,一阵激烈射击,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共产党抗战英杰·救亡先驱录简介 >共产党抗战英杰·救亡先驱录目录 > 063、拼杀日寇英雄汉——记晋察冀军区战斗英雄高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