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07、通信战线的舵手——记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通信科长海凤阁
    清明时节,几位老战士来到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怀着深深的敬意,凭吊我军通信战线上的一位英雄。

    近半个世纪以前,在日寇发动的空前残酷的大“扫荡”中,他率领电台大队的勇士们突围,把热血洒在了太行山的峻岭上。

    他,就是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通信科长——海凤阁。

    海凤阁出生于1909年2月8日。回族人。曾在山西运城一个教会中学深造,回乡后当了教书先生。1928年考入冯玉祥开办的无线电专业技术学校,攻学无线电技术。1928年底考试时,他以优异成绩名列第一大队榜首,随即分配到冯玉祥西北军鹿钟麟部当了电台报务员,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失利,海凤阁所在的电台被编入国民党的二十六路军七十四旅。1931年12月14日夜间,二十六路军官兵在江西宁都暴动,海凤阁和40多名无线电通信人员携带8部电台投奔了红军。红军从江西向陕甘宁长征途中,他担任红一军团无线电队大队长,与政委杜平密切合作,完成了各项任务。1936年1月,在陕北甘泉,由杜平和曹丹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七·七”事变后,卢沟桥的枪声燃起了中华民族全国抗战的烈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为挽救华北危局,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的统率下,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海凤阁任总部通信科长兼通信营长和无线电大队长。

    1937年9月,八路军总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时,通信科下辖有1个电话连、1个通信连、1个无线电大队,还有1个新闻台设在政治部。1938年组建了通信队(骑传为主),还增加了1部50瓦电台,负责与延安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等单位的联络。以后,又增加了1个战报台。无线电队最多时达6个分队。1940年以后,战争形成相持局面。“扫荡”与反“扫荡”斗争越来越激烈。时任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处第三科科长的海凤阁经常彻夜不眠,精心部署前线的通信联络,频繁地组织行军转移。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他与大家同甘苦,共患难,由于工作需要,他享受技术津贴,有条件的时候还发些肉蛋白面,但他从不自己享用,总是分给病号和同志们一起吃。同志们提起他,总是亲热地称呼“我们的海科长”。

    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部队越来越扩大,前线急需无线电技术人员。前方总部通信科在晋东南屯昌、潞城一带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学员都是由各部队选送的十五六岁到20岁的有一定文化的青年士兵。太行山下,清漳河边,庙宇堂屋作教场,搭起门板当桌子,从河滩搬些石头作凳子,自制振荡器、电键,练习收发报。海凤阁和通信科及电台干部亲自兼课,采取速成训练方法,从1937年至1942年共举办五期训练班和教导队,先后培训出政治坚定、技术精明、具有良好操作技能的180多名通信技术人才,从这里奔赴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这些同志,在后来我军通信工作的建设中,都成了骨干力量。

    1940年秋百团大战以后,日寇加强了在华北的兵力,对抗日根据地疯狂地进行“扫荡”、“蚕食”,实行野蛮的“杀光、烧光、抢光”的政策。1941年11月上旬,敌三十六师团5000余人分数路向黎城之北的黄崖洞修械所突然发动围攻。这个修械所是八路军的弹药供应和枪械检修基地,负责守卫的特务团、修械所员工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正当战斗激烈的时候,特务团电台出了故障,接连几天和前方总部失去了联系。彭总十分焦急,下命令限时与黄崖洞取得联系。情况危急,时不我待。海科长对电台技术员熊元绪说:“现决定派你摸进去,看看电台出了什么故障,想尽一切办法迅速恢复联系。”当晚,天黑得像锅底,又下着瓢泼大雨,海科长送熊元绪上路,并派两名骑兵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共产党抗战英杰·救亡先驱录简介 >共产党抗战英杰·救亡先驱录目录 > 107、通信战线的舵手——记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通信科长海凤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