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天安门城楼上与民主人士共商整风
,结成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寇。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和谈破裂,两党开战,争夺中国的统治权。这时,中共又运用统一战线这一“法宝”,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转为建立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统一战线。许多中国非中共知识分子参加了这一统一战线,他们反对蒋介石的独裁、专制,提出了“争民主”的口号,他们也就由此博得“民主人士”之名——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民主人士”成了非中共人士的代称,参加这一统一战线的非中共党派,也就被称为“民主党派”,这一名字同样沿用至今。

    从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推国翻民党政府的斗争中,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与中共共患难,用毛泽东的话来说是八个字:“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时,跟中共站在一起的民主党派共十一个: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除了这十一个民主党派外,还有不少人不参加任何党派,称为“无党派民主人士”。这“无党派民主人士”也被视为“一派”。用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的话来说:“从新政协筹备开始,我们就把无党派民主人士列入党派单位,是因为他们长期参加民主革命斗争,虽然形式上没有结成党派,但实际上是有党派性的政治力量。”①这么一来,“无党派民主人士”也算一“党派”。于是,中国的民主党派共十二个。

    不久,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和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合并,仍取名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中国人民救国会解散。

    这样,中国的民主党派变成九个(包括“无党派民主人士”)。

    这些“民主人士”,在解放后多了一个称谓,曰“党外人士”。“文革”,之后,有人提出民主党也党呀,“党外人士”用词不科学,于是近来又改称“非中共人士”。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下达之后,立即在天安门城楼邀集民主党派代表人物开会,请他们帮助中共整风,是出自他提出的关于民主党派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作了如下解释:

    “所谓互相监督,当然不是单方面的,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大家知道,主要监督共产党的是劳动人民和党员群众。但是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有益。”

    也就是说,他邀请民主党派帮助中共整风,是为了“听到不同的声音”。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中共中央随即在一九五七年五月四日发下一份党内文件,即《中央关于继续组织党外人士对党政府所犯错误缺点展开批评的指示》。此件十分重要,全文收录于下:

    最近两个月以来,在各种有党外人士参加的会议上和报纸刊物上所展开的,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分析和对于党政所犯错误观点的批评,对于党与人民政府改正错误,提高威信,极为有益,应当继续展开,深入批判,不要停顿或间断。其中有一些批评得不正确,或者在一篇批评中有些观点不正确,当然应予以反批评,不应当听任错误思想流行,而不予回答(要研究回答的时机,并采取分析的态度,要有充分说明力),但是大多数的批评是说得中肯的,对于加强团结,改善工作,极为有益。即使是错误的批评,也暴露了一部分人的面貌,利于我们在将来帮助他们进行思想改造。现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反右派始末简介 >反右派始末目录 > 天安门城楼上与民主人士共商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