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说话了”!
毛泽东批示中提到的《怎样对待批评》,是《人民日报》所写的一篇社论的清样,送交毛泽东审阅,毛泽东亲笔把题目改成《正确地对待善意的批评》。虽说毛泽东十分不满意于这篇社论,以为“这篇文章通体是一个八股调”,但是由于当天马上要见报,没有时间修改了,也就在十三日的《人民日报》上照登了。
在各地的工人座谈会上,工人们普遍谴责了给卢郁文写匿名信的行为,这表明毛泽东选择了“匿名信事件”作为反击右派的突破口,是很有眼力的。因为这样的事,很容易激起公愤。
六月十一日,《人民日报》又登报导,披露“匿名信事件”的新进展:
在前一日召开的国务院非党人士座谈会上,卢郁文宣布,就在他上次收到匿名信之后,最近又收到了四封匿名信。
遗憾的是,这一回,他没有公开匿名信的内容。
这一回,倒是上次说收到匿名信的国务院参事李仲公,说那封匿名信骂他“逢党之恶”。逢,意即逢迎。
就在李仲公说及匿名信之际,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插话说,他也收到了匿名信!他说,匿名信警告他“随时随地留意,全家留意”。
不过,也就在这次国务院非党人士座谈会上,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国务院参事万枚子发言,批评葛佩琦“有严重的反社会主义情绪”。可是,他却以为储安平提出的“党天下”,只是“‘立异为高’,语不惊人死不休”罢了,“主观上不一定就是要反对党的领导”。
万枚子还说,陈铭枢、谭惕吾的发言,是对党“忠心耿耿”,是“拥护党”。
万枚子一言既出,四座皆惊。因为反右派的战鼓已经擂得震天响,居然还有如此糊涂的人说这番糊涂话。
万枚子的话,当即遭到群起而攻之。
万枚子最后表示“在理论上完全同意”人们对他的批评,但是仍坚持他所说的对党“忠心耿耿”,“只是指民革的陈铭枢、谭惕吾,对于其他的人他并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