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5、决定命运的六月


    他初见丁玲,是在1937年末的山西抗日前线,在八路军总司令部驻地刘村。当时,丁玲率领西北战地服务团,正随八路军总部一起行动,开展抗日宣传。一心要上前线找八路军的文人刘白羽,跟着上海救亡演剧队的崔嵬,从西安经风陵渡过了黄河,也来到刘村。刘白羽在他1992年写成的长篇回忆录《心灵的历程》中回忆说:“首先出来和我们见面的是丁玲和李伯钊,大家在一阵爽亮的笑语声中,互相亲切地握手,……丁玲披了一件黄呢子日本军大衣,她笑得那样爽朗,酣畅,明亮。”

    丁玲调《解放日报》之前,曾向刘白羽征求意见,问是去好还是不去好。刘白羽支持她去,认为到那里可以时刻接触大局,眼光会放得更远。丁玲说:“我也是这么想,一个作家最怕的就是老陷在文艺这个小圈子里。”

    丁玲走后,“文抗”支部书记师田手到南泥湾去参加开荒生产,经艾思奇建议,刘白羽接替了支部书记工作。他说:“正是从这时起,我不得不卷入了文学界的旋涡恶浪,不得不踏入苦艾的人生。”“苦艾决不是来自别人,更多是来自自己。”

    1942年丁玲写了,引起延安一些高级干部的强烈不满。事情发生后,丁玲跟刘白羽说:“你是劝我去编报的,经过这一个时期的考验,我觉得我这个人还是自己写东西合适。”不久她辞去《解放日报》的工作,又回到文抗,依然当她的副主任,这时刘白羽已经是支部书记,他们工作上的联系更多了些,刘白羽说:“尽管我们不一定对一切都有共同语言,却始终保持着亲切友谊。”

    1982年10月丁玲游览张家界时,对陪同的湖南作家任光椿等人说:在延安时,刘白羽夫妇和我们两人关系很好,别人去跳舞,我们四个人在窑洞里打扑克,聊天。我说,作家最好不当官,又影响工作,又影响创作。刘白羽说,还是像周扬那样好,又写作,又有权。

    陈明也曾对笔者说过,在延安时,刘白羽、他的爱人汪琦、丁玲和陈明四个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常常在晚饭以后,在延河边上散步,谈天。想一想看:夕阳照着亮晶晶的河水,也照着他们年轻的身影,悠闲的漫步,风趣的谈话,风华正茂,才气逼人,志同道合,亲密无间,那是多么难忘的日子,多么难忘的友情!刘白羽在丁玲逝世以后写的悼念文章中说:“现在想起延安那时候真是‘自由的王国’,人人相见以诚,生活中充满愉快、自由、幸福、温暖。”

    在处理丁、陈事件中,刘白羽心里也是有矛盾的。郭小川说,1956年8月以后,他同林默涵、刘白羽谈及丁陈问题,刘、林既对李之琏、张海偏袒丁陈不满意,但也不反对丁陈翻案,他们的观点是:丁陈仍然有错误,不应否定1955年对丁陈的斗争。后来作协反右派斗争开始以后,刘白羽在大会上批判丁玲时是上纲上线,慷慨激昂,但是会下同丁玲单独谈话时,又常常表现得温文和蔼,甚至流露关切之情。笔者也曾就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求教于陈明,陈明说,刘白羽毕竟和周扬不一样,他和丁玲在延安有过那么一段真诚的友谊,他不可能一点也不顾旧情。

    在《心灵的历程》中,刘白羽回顾一生,总结性地写道:“当现在老成凋谢、盖棺论定的时候,我作为一个过来人,要告诉读者,我绝非一贯正确,而且走过一段充斥着荒诞与谬误的邪路。如果说我不得不涉及别人,但我更主要的是解剖我自己。”“我再说这一句,我决不想责备任何人,我更多地责备自己。让那些至死不悔的人,保留下对人民的罪责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简介 >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目录 > 5、决定命运的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