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去太原?
月,我今年七十四岁了。但我决心认真、努力做好个人的五年计划,多多写作。以不辜负党给我的再生恩德。……但对个人的政治前途,还不免感到有一些阴云、梗阻。因此最近我又给胡耀邦同志写了一封信和一部分材料。我特抄一份给您,使您知道一些情况。请指示。”

    8月26日,王震在丁玲的信上批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乔木、力群同志:此件请抽空一阅。当时一大批年轻演员、其他艺人大部分都是周总理亲自和我谈话,接到农垦区锻炼。其中头面人物如丁玲、艾青等人,经过长期工作,现在年迈,应从政治上、生活上给礼遇,要落实政策。动员下去,周扬同志也与商量过。丁玲、艾青都有毛主席亲笔信件。这些也应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丁玲信中提到的“重写散文垦区标兵邓婉荣”,指的是以邓婉荣为模特写的散文《杜晚香》,她曾经在宝泉岭农场写过初稿,但在“文革”中散失。她在七、八两个月里重又写出两万字的初稿,准备拿它作为重返文坛时与读者的见面礼。

    9月和11月,丁玲又两次给中组部写申诉材料,对于历史问题,要求维持中组部1940年的结论。丁玲在信中,还提出去北京看病的要求。

    9月17日是中秋节,晚上,陈明让队里的领导找去吃饭,丁玲不愿凑那份热闹,一个人静静留在家里。月色皎洁,夜凉如水,丁玲默默忆诵起苏东坡的《怀子由》,不由感慨万千,返身进屋,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心情:“忆几十年大好年华,悄然消失,前途茫茫,而又白发苍苍,心高命薄,不觉怆然。唯有鼓起余勇,竭力挣扎。难图伸腰昂首于生前,望得清白于死后,庶几使后辈儿孙少受折磨,有发挥能力的机会,为国为民效劳而已。”

    但是从9月到11月,山西省委组织部和中央组织部却一点动静也没有,连去太原的事也搁了下来。11月9日,丁玲给原西北战地服务团的老战友罗兰写信说:“山西省委没有信来,长治市革委会也只说,什么时候房子准备好了,什么时候通知我们搬家。中组部对我们去北京看病一事也没有信来。你要我收拾东西,我的确很早就收拾了一部分,现在又把收拾好了的东西拿出来,因为天气变了,过冬的衣服等,又都翻了出来;而且又要订明年的报纸了。又要买过冬的菜,过冬的煤了。好在二十多年都过去了,多等一年半年也不在乎。反正我们相信党总会按照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落实政策的。”

    一切消息杳然。可能还得在嶂头村过一个冬天了。丁玲有些黯然。

    好消息没有,却有一条不好的消息。

    10月中旬,女婿周良鹏从北京来看他们,临走时陈明送他去火车站。路上,他告诉陈明一件事情:祖慧和罗兰去找过周扬啦,打听丁玲落实政策的事。陈明急忙问:他怎么说?良鹏说:“周扬说,丁玲四十年的表现,可以除掉疑点,但不能排除污点。我怕妈妈听了气恼,没敢告诉她。”但这样重要的消息哪能瞒着丁玲,第二天陈明就讲给她听。丁玲自然很生气,她明白,周扬所说的污点,还是指她在南京的历史问题,想不到,他自己也挨过整,现在粉碎了“四人帮”,周扬还是这个态度。她在日记里说:“可见周仍坚持错误,对我毫不放松。此等人为什么要去见他!都是洛兰(按即罗兰)一片好心。”“洛兰太简单,把事情想得容易,把人想得太好。”她又联想起林默涵那篇文章:还是这些人在台上,还是这些人在管事,他们还是坚持五五年和五七年的观点,那么想要解决问题就很困难了。过了几天,罗兰又来信告诉她,祖慧去找了中组部,问中组部对丁玲要求进京看病的意见,答复说,丁玲去京可以住在祖慧家。丁玲说:“洛兰、祖慧都是极简单的好人,她们哪里会想到,如我的政治问题不解决,我是无法住在祖慧那间小屋子的。我将愁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简介 >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目录 > 2、去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