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屠刀斩水
,都是杀头的杀头,坐牢的坐牢。而他们的名字,也都和上万块的银元联系在一起,被贴在风吹雨打的墙头上、路口上。

    有人“自首”了。有人叛变了。有人动摇了。

    丁陶庵,“血洗麻城”时,省党部原来的“麻城惨案委员会”的委员,共产党员,攻打方家湾、捉拿丁岳屏时,这位丁枕鱼的侄孙、丁岳屏的侄儿,眼睛连眨都没眨过一下,但在“七·一五”之后,主动地向国民党“坦白”了自己的“罪恶”。

    李培文,这个几乎与王树声齐名,在读高小时就与王树声一起,带头大闹县教堂的公子哥儿,在武汉中学加入共产党后,也曾轰轰烈烈地革命过,却终于在喘不过气来的白色恐怖之下,叛变革命,投靠国民党,先后当了宋埠公安局长和麻城县长。富有戏剧色彩的是,1949年,正当王树声率千军万马在大别山剿匪之际,李培文在仓惶出逃的路途上被捉回麻城。临死前却对王树声说了心里话:“培文有罪,罪不在赦,自作自受,死有余辜。”

    而发生动摇的人就不是一个两个了。

    “还是把枪交了吧?大革命都失败了,我们还闹什么?”

    “农民协会也关门吧,免得今天抓,明天杀,亲戚朋友都不得安宁。”

    “县上、省上都不能去了,还有什么搞头!”……

    更有党内左倾机会主义者,竟指示“农民运动暂停六个月”!

    “不!不能交枪。交枪就等于交命,散伙就等于投降!”就在这时,一个低沉而坚决的声音却穿过了黑夜中那昏暗的油灯的光线,掷地有声地落进了戴克敏等人的耳朵。

    众人回头一看,才发现了面容冷峻且气度不凡的潘忠汝。

    潘忠汝,湖北黄陂县潘家堰湾人。1924年入武汉中学,当年即撰文在《武汉中学月刊》抨击反动政治,声讨帝国主义的罪行:中国劳苦大众生活在地狱之中,是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和国内反动统治者横征暴敛造成的;我们对外要打倒帝国主义,对内要打倒封建军阀及其豪绅地主阶级。他立志改造社会,要推翻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尧天舜日事经过,世态崎岖要整磨。

    不肯昏庸同草木,愿洒血汗改山河。

    就是带着这首诗,潘忠汝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而走进了远离家乡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今年夏天,他从军校毕业后,就立刻回到武汉,住在武昌的一家旅馆,着急地等待分配工作。

    一天晚上,省党部来了通知,要他立即去粮道街董必武的住所接受任务。时针已经指向深夜两点,顾不上穿好军装,潘忠汝就随来人一起,跑到了董必武那间简陋的房间里。“师生”相见,潘忠汝显得非常的激动,握住董必武的手,他竟然噙不住闪烁的泪花。

    “老师,你怎么瘦成了这样?”

    “莫提,莫提!麻城那边又闹起来了。我刚刚送走了王树声……”董必武的面容的确很惟悴,应了潘忠汝的问侯,好像想说什么,但却没说出口。稍停片刻,只说了麻城的事。

    “那我这就去麻城。”

    “不——”说着,董必武就从抽屉里拿出一封写给“黄显威”(即黄安县委的代号)的介绍信,交给潘忠汝,并拉住潘忠汝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现在省委决定派你去黄安县工作,任警察局军事教练。记住,你的任务是协助黄安县委,设法发展农民革命武装,随时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个任务十分艰巨,汝庭(潘忠汝在武汉中学时的原名)哪,我相信你,党相信你,能够出色的完成这个任务!”

    潘忠汝凝视着老师惟悴而慈祥的面容,心情异常地激动,只等老师的话音一落,他就坚决地说:“先生您放心,我一定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闻令乐从,闻战则喜。”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喋血大别山·黄麻暴动纪实简介 >喋血大别山·黄麻暴动纪实目录 > 第四章 屠刀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