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二次暴动
清早起来好凉风,肩扛犁耙进田冲,一脚踏进茅柘茨,怨来怨去打长工。
豪绅地主真可恨,压迫穷人个个穷,幸而有了共产党,一心一意救工农。
三月里相思艳阳天,百花芳芬通地鲜,柳如烟,我郎常常革命在外面。
妆台无心上,绫花懒照颜,奴郎、夫君,你本是革命人,不灭敌人不要回返。
正月是新年,穷人真可怜,衣衫褴褛无衣换;
二月是花朝,富人真正好,珍馐美味,白炭火烤;
十二月梅花开,红旗飘起来,工农专政,无产独裁。
但是,正当黄麻地区革命斗争再次兴起的时候,桂系军阀又很快加紧了对黄麻地区的疯狂进攻。4月中旬,胡宗锋出任湖北省“清乡督办”,第十八军军长陶钧亲任“清乡会办”,立即派出3000人马,火速进驻七里坪、乘马岗、箭厂河等大小集镇,帮助土豪劣绅组织、恢复“清乡团”,到处安设反动据点,实行严密的控制和不断的“清剿”。
对于吴光浩和戴克敏他们来说,敌人的进攻和“清剿”,已是“意料中的事”。所以,面对13军的“清剿”,吴光浩则沉着应战。为了摆脱他们的“清剿”,他们紧紧地依靠群众,依托黄安、麻城、河南光山三省交界的摩云山、羚羊山、木城寨、光裕山之间险要地势,利用两省军阀行动不尽一致的空隙和矛盾,跳来跳去,辗转游击。但是,时刻处于流动游击之中的部队,往往一天要转移好几个地方,不但休息无法保障,给养也非常困难。至于兵员,也难以得到相应的补充。
渐渐地,在辗转反复的“游击战争”中,吴光浩的心里复又萌动着上木兰山之前的“割据”思想。虽然几个月之后的今天与几个月之前上木兰山的情形有所不同,但有所不同的情形却更加有力地冲击着他的思想。
“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极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借以长期战斗中逐步的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这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如何进行的精辟论述。
吴光浩在1928年5月的黄麻地区当然无法得到如此纯粹的“英明指示”,甚至,连湖北省委都无法取得联系。可是,他的思想已经开始跳动,开始明晰,开始意识到了毛泽东的“指示”只能是生存、发展,以至于取得胜利的唯一出路。
于是,跳出黄麻地区的纷乱之多,越过革命斗争的种种残酷和喜悦,他的目光便盯上了河南光山南部的柴山堡。当然,对于活动于罗霄山脉的毛泽东,虽然早有所闻,但他却不知,就在他跃跃欲试地向往柴山堡时,4月28日,朱德、毛泽东所率各部,已经胜利会师于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5月4日,两路人马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大名鼎鼎的朱德、毛泽东、陈毅,分别出任军长、党代表、政治部主任。全军兵强马壮,人枪过万。已开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之先河。当然,他更无法理喻,事实上也来不及预示,这一中国革命史上,举世嘱目的重大事件。
但是,吴光浩的感觉是灵敏的,态度也是十分的鲜明、坚决。第十八军军长陶钩的骚扰和“清剿”,只能使他的决心来得更迅速、更彻底。
“克敏——”
“什么事?”一日,部队辗转近百里,刚到宿营地,吴光浩就来到戴克敏身后。他不知道戴克敏正在低头忙活什么,叫了一声,他的答应却颇不耐烦,头都不抬一下。
“哦,又放炮(泡)了。”吴光浩伸出头一看,才发现了戴克敏不甚耐烦的原因。微微一笑,就坐在了他的身边。
明明知道吴光浩找他有事,否则,他是不会这么悠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