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十节 幕后黑手
在说官文了。但曾国藩毕竟是曾国藩,他做事有他自己的尺度。

    官文时任文华殿大学士领湖广总督,是真正的满汉各官之首。当时的曾国藩虽手握重兵,但仅以协办大学士领两江总督。凭当时曾国藩的名望与地位,还无法与官文硬抗。但曾国藩仍要想个策略为左宗棠分解一下压力,起码不能让官文的阴谋得逞。

    曾国藩与幕僚们计议了两天,两天后,他给朝廷上了这样一篇折子。折子名义上是向朝廷陈述近日军情,其实是另有新意。

    折子开篇先大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的“贼势”,却只字未提闽事如何;然后又大讲慈溪大捷对扭转战局所起的作用:“浙军经慈溪大捷,连克富阳、绍兴等城,杭州即有所图。”但写着写着,老谋深算的曾国藩却话锋一转,感叹起来:“臣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在湖南募勇至今已十有余年。臣每与贼匪交战,无不是能歼除则全部歼除,能驱散则力图驱散,决不姑息。但每每驱散时多,歼除时少,盖因敌众我寡之故也。自古兵家,莫不如此,情理相通也。”

    对太平军能歼除就歼除,能驱散就驱散;偏偏驱散的时候多,歼除的时候少。什么原因呢?因为敌众我寡啊!曾国藩最后发的这通议论,看似与全篇无关,其实这才是曾国藩所要向朝廷表达的真正意图。

    慈禧太后把曾国藩上的折子读过两遍之后,终于读出了朝廷将左宗棠革职留任后,曾国藩对此事的不满,这才又重新让人找出耆龄上的那道参折,重新看起来。

    慈禧太后当日把恭亲王、侍卫大臣管神机营的醇亲王及几位大军机,传进宫来议事。

    慈安太后照例被慈禧太后请到身边坐下,年仅八岁的同治皇帝照例坐在两宫的前头。施礼请安毕,各王公大臣们依例退后一步。

    慈禧太后在帘中徐徐说道:“你们几位主事的都来了。有些话呀,我们早就想说,可有人不给机会,不让我们说话,想一手遮天!我呀,有些话还是要说。为什么呢?就为了这份祖宗的基业!”

    慈禧太后的语气大异于以往,不仅几位军机大臣听得发呆,连恭亲王也有些吃不住劲,只有奕譞不动声色地洗耳恭听。

    慈禧太后接着说道:“耆龄糊里糊涂上了个折子,说了左宗棠许多的不是,我们哪,也听了你们的话,认为左宗棠的确有负朝廷对他的厚望。按说呢,将左宗棠革职留任对他惩戒一下也好,可耆龄随后又上了个折子,你们为什么压下不递呢?恭亲王啊,你说说看,耆龄保举曾国荃出任浙江巡抚,有什么不对呀?”

    恭亲王跨前一步答道:“禀太后,臣和几位军机大臣以为,曾国荃目前正在围困江宁,耆龄之保举有诸多不妥之处。”

    慈禧太后厉声道:“恭亲王啊,你说明白些。是你自以为耆龄的保举有不妥之处呢,还是其他大臣也这样认为?”

    文祥见恭亲王嗫嚅不能答,于是急忙跨前一步道:“禀太后,耆龄的折子没有递上来,的确是王爷同我们几位商量来着。奴才当时也以为,耆龄要说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就算不递,太后和皇上也能体谅。请太后明察。”

    醇亲王这时跨前一步禀道:“禀太后,奴才也想说句话。奴才大胆以为,祖宗设立军机处,怕的就是各部院对下面的奏禀隐匿不报,贻误军机。把大臣的折子压下不递,军机处实有不妥之处。”

    文祥等四位大军机一见醇亲王讲出这话,知道事情已经严重,于是互相看了看,一起跪下道:“臣等失察,请太后、皇上降罪!”

    恭亲王一见如此,也只得说道:“禀太后,这件事全是臣一人之错。太后和皇上要责罚,就请责罚臣一人吧。”

    慈禧太后缓缓说道:“我们也并不是非要问是谁的错,这件事你们几个做得也实在太荒唐了。耆龄这是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左宗棠发迹史简介 >左宗棠发迹史目录 > 第四十节 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