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十四节 挥师西征
函,称:“战阵之事,权在主兵之人,非他人可参与。”威妥玛讨了个没趣,调停遂告失败。

    同年八月,左宗棠创办兰州火药局。年底,左宗棠再度召集刘锦棠等一班统领,进一步商讨如何防止阿古柏不断骚扰乌鲁木齐和吐鲁番后路的办法。

    年底,左宗棠上奏朝廷以“现遵旨整军出关,而饷源涸竭,时机紧迫,奏请照台防成案,允借洋款一千万两,仍归各省关应协西征军饷分十年划扣拨还,俾臣得所借手,迅赴戎机”。

    尽管此前朝廷已明谕各省“嗣后无论何省,不得辄向洋人筹借”等话,但又以“惟左宗棠因出关饷需紧迫,拟借洋款一千万两,事非得已,若不准如所请,诚恐该大臣无所措手,于西陲大局殊有关系”的理由,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正月初七下旨照准。

    光绪二年春,左宗棠咨文延榆绥总兵刘厚基,称:“沿河宜广种榆柳,不但固堤岸,亦可制戎马,想已兴办。数年来陇中遍地修渠、治道、筑堡、栽树,颇有成效,亦皆各防营之力耳。”

    左宗棠同时传谕各路将赴肃州之官兵,每兵携树种十棵,沿路插栽,不得敷衍。很快,帮办陕甘军务刘典,奉旨风尘仆仆到达兰州,连日与左宗棠筹商军事及善后未尽事宜。

    事隔一月,左宗棠将兰州诸事尽付刘典,自己亲率亲兵十哨、白马氐练丁一营、马队四起,从兰州动身,西赴肃州督军。行前,左宗棠命随行兵勇,每人携带柳树种近百棵,于路广为栽种,以固风沙、雨水。

    几乎在左宗棠离开兰州的同一天,总统老湘军西宁道刘锦棠,按着左宗棠事先的吩咐,命麾下记名提督新授汉中镇总兵谭上连、记名提督宁夏镇总兵谭拔萃、记名提督陕安镇总兵余虎恩三将,率所部马、步各营,先后由各地次第向肃州开拔。

    左宗棠在赶往肃州的途中,却一直在思考关外总指挥的人选问题。虽朝廷已明降谕旨,派金顺帮办军务,节制出关各路官军,但左宗棠对金顺并不是十分放心,亦怀疑他的实际指挥和作战能力。左宗棠深知,大军孤悬塞外,若非机智果敢谋略极优之人统帅各军,实难胜算。尽管临阵易将是兵家大忌,但为了能顺利收复已失之地,左宗棠除了换将,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左宗棠从金顺想到了额尔庆额,又从额尔庆额想到了张曜,但这三个人都不足以担当关外各军统帅大任。尽管与以上三个人相比,刘锦棠最为年轻,但左宗棠还是想把出关以后节制各军的大权交付给他。

    左宗棠反复思虑后认为,年仅三十三岁的刘锦棠,文韬武略俱优,战功、才识卓越异常,只有让他代替自己节制出关各路官军与敌作战才有胜算的把握。

    依左宗棠的想法,国家为了收复新疆,不惜重息商借洋款,数额竟然高达一千多万两,无论于公于私,都不敢不小心从事。若掉以轻心,必然功亏一篑。

    左宗棠于是在到达肃州的当天,在《汇报抵兰出塞日期》折中,向朝廷郑重提出,由刘锦棠代替自己指挥关外对敌作战。

    左宗棠同时又札饬关外金顺、张曜各军,传达已委刘锦棠节制各军之命。金顺、张曜二人接到咨文,虽满腹不满,却又不敢不遵照办理。

    左宗棠到肃州的第十天,西征军二十营在刘锦棠统带下,在肃州的大营前,举行了隆重的出关祭旗仪式。

    这天的肃州,天高云淡,晴空万里,虽然瑟瑟的西北风吹得人发抖,但肃州城关旌旗密布,鼓炮齐鸣,还是让人感到心里暖融融的。

    总理行营营务、老湘军统领刘锦棠,率马、步二十五营,押着大批的粮草、辎车,冒着凛冽的寒风,排列着整齐的队伍,等待检阅。

    依着老例,左宗棠为鼓舞士气,特派人摆酒于官道,并冒着呵气成霜的严寒,带上驻节肃州的一应文武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左宗棠发迹史简介 >左宗棠发迹史目录 > 第八十四节 挥师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