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靳云鹏内阁风波与短命的直皖战争
匆匆的走了。
由于受到多番牵制,原本7月份便该成立的靳云鹏内阁一直延宕,而原财政总长龚心湛原本代理一月,结果新内阁难产,只得先由靳云鹏以陆军总长的身份暂时代理。在这期间,徐树铮则在蒙古大展身手,不费一兵一卒便解决了蒙边问题。
这事说来其实也是徐树铮运气好,因为沙俄垮台后,苏俄新政权正忙于国内战事,根本没有精力来插手蒙古事务,倒是之前的一些原沙俄匪兵窜到蒙古边境,试图以蒙古为基地反抗苏俄,这使得蒙古王公感到受了威胁,这才主动要求取消自治,重新归化,而身为西北筹边使的徐树铮当然要抓住机会,立下不世之功勋。
1919年10月,在蒙古王公宣布取消自治后,徐树铮作为册封专制前往库伦收复。到了之后,原驻库伦的办事员陈毅(非后来之元帅陈毅)恭恭敬敬的前去迎接,不料反被小徐斥为多年毫无建树,把权力给全部夺下。
在蒙古的事情办好之后,徐树铮得意洋洋、风风光光的回到北京,难免有些恃功自傲,说话也没轻没重了。段祺瑞一向宠信小徐,这次又立下大功,当然不以为意,但在其他派系的人听来就十分刺耳了,他们非但对取消蒙古自治一事视而不见,反攻击参战军、西北军师出无名,要求取消。
由于安福系不断的倒阁,而直奉八省同盟则不断发表通电支持靳内阁、攻击安福系,当时谁也不敢出来组阁。此时的靳云鹏,再也不想卷入到两派的政治漩涡中,因而坚决不肯留任。在政治危机愈演愈烈的同时,直皖双方军人也是剑拔弩张,用武力解决的态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吴佩孚率军北归之后。
在这种情况下,徐阁老也没有了办法,他最终只能电请张作霖、曹锟和江苏督军李纯来京调停,以解决当前的危机问题。李纯和曹锟不想趟这浑水,一个称病不到,另一个借口“直军回防、无法分身”加以推脱,唯独张作霖感觉还不错,他在接到电报后便欣然入京,充当调和人。
张作霖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原本是土匪出身,居然在清末民初的乱世异军突起,亦可为乱世之英雄也。你别看张作霖身材瘦小、北人南相,脸上总是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但他的心胸、他的志气……大着呢!
张作霖是善于笼络部属的,他也常利用子女联姻来发展自己的势力,这一招一式,骨子里都有袁世凯的味道……袁世凯是正路子的枭雄,张作霖是野路子的枭雄,那都是精于计算、善于权谋,谁让袁世凯是张作霖最崇拜的偶像呢?
关外辽阔的东三省,无论如何都不能算小,但这并不能满足张作霖的雄心壮志,他有事没事都竖着耳朵、眯起小眼关注着关内的一举一动,这种“身在关外心在内”的问鼎之心和染指之意,其中的乐趣恐怕只有张大帅才能体会与品尝。
机会说来就来,这不,大总统有请,那还能错过这大展身手的机会?
1920年6月19日,张作霖翩然入京,当时大家都对这个自告奋勇的和事佬寄予了厚望,就连一向跋扈的徐树铮都亲自到车站去迎接,这等礼遇不实在不低。张作霖的高兴那当然是不用说了,要知道,仅仅做个“东北王”对他来说简直就是衣锦夜行,唯有成为北京甚至全国的焦点,这才是他追求的目标。这一次他受万众瞩目,身负调和之重任,倘若大家都卖他个面子,那就别提多风光了。
张作霖到北京后,首先去见大总统徐世昌,听听阁老的意见;接着,又去见了靳云鹏,劝说劝说,疏导疏导,但这都是表面功夫,张作霖心里也很清楚,总统和总理那都是线外傀儡,真正的幕后人却是段祺瑞和曹锟,这二位才是决定局势的重头人物。
张作霖来京之前已经准备了一个调停方案,那就是挽留靳云鹏、撤换安福系三总长,对此,段祺瑞未置可否,徐世昌则请他去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