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似小女生写情书,满脑子都是最温柔、最浪漫的字眼儿,无须抓耳挠腮地去淘、去炼,还要像晏殊那样,一句诗想了十年最终还要别人来补就。这个恋爱中的小女孩,写起情话来,简直是信手拈来,朗朗上口,自然天成,没有一点用力的痕迹。像“云破月来花弄影”这样句子好倒是好,但明显是描过了的。
一阵催花雨,高低飞落红。
榆钱空万叠,买不住春风。
这首诗活脱脱小女孩的口吻,写得童趣十足。“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完全是儿歌化的口语,使我想起那一首有名的童谣:“小小子儿,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儿。”她,小小子儿未来的小媳妇儿,穿起了小凤鞋,戴起了闹蛾雪柳,于是,便有了女孩儿家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心思。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这时的朱淑真只有十一二岁。随着一场春雨落下来,空中到处是飞舞的落花,这个还不知道思春的小女孩只说道,那么多榆钱,可惜换不来一刻春风,真是奇思妙想。于是,明代竟陵派的代表钟惺赞叹道:“飘宕处,妙在憨气、稚气。”再大一点,十四五岁,这个豆蔻年华的小女孩就已经有了小小的心事了。
较早时,朱淑真还写过一首欢快无比的“元夕”词:
这首小令浅白、易懂,只需读上两遍,便可成诵。据说,写这首词时的朱淑真只有17岁,还是个春心暗动的小女孩。17岁之前的她,一直生活在蜜罐子里头。
这首小诗里,我们看到一帧少女朱淑真的倩影小照:夏日的午后,她穿着轻透的淡红衫子,来到水池上的小亭子里歇凉,先是靠着栏杆托着腮不知在想什么,后来干脆找了一个风凉的地方看书。那时的朱淑真应该已有了少女初熟的风韵,像水里初开的荷花。大中午的太阳光很足,倒愈发显着她的清爽。
这种半大女孩的春情,不光朱淑真有,每个女孩儿都有。帅哥本来就是稀缺货,在大街上看见一个帅哥,多瞄几眼,发会儿小呆,都是常情,无关爱恋。这样的小心思顶多再维持个一两年,小女孩就要恋爱了,开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
然后小丫头说:“初六比十五好。我要天天过节哦!初六过,初七过,初八还要过……”这是只有小孩子才有的可爱的小念头。因为迫不及待要穿新衣服而提前过节的感觉真好!
穿着挤脚的小凤鞋,她开始学着像那些大姐姐一样,往头上插着闹蛾、雪柳,打扮完了,忙不迭地跑到大街上,和一群小小子、小丫头在五彩流光的灯阵里跑来跑去。“看,那里的灯好看!还有那里,还有那里!快来!快来!”
待嫁的朱淑真眼中所见,诗中所写的,都是这类小女儿的娇憨情态。十六岁,这朵小荷盛开了,穿起裙来,风一摇,动人极了。她恋爱了,所爱的男子应是个极清秀的读书人,她经常找个小理由就跑出去与他约会。元宵节这一天,他说,等月亮爬上柳梢的时候,他在柳树下等她。
淡红衫子透肌肤,夏日初长水阁虚。
独自凭栏无个事,水风凉处读文书。
正月里,初六,天上挂着一轮新月,弯弯的。这时的朱淑真还有着可爱的婴儿肥,脸颊红通通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新做的凤鞋小小的,像天上的新月亮,真好看。她忙不迭地穿上了,皱着小眉头:有些挤脚。
关于这首词的作者,明代杨慎说是朱淑真,清代纪晓岚说是欧阳修。我果断地把这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