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二节
时无语。便伏身在脚下的野草地里觅得几株无名的黄花,集成束,恭敬趋至墓前,双手捧至碑座上,然后,为这座新碑轻拭浮尘。

    正值“七一”期间,没有官方的大花篮,却有一簇开谢了的鲜花置于碑座下,一页白纸黏在黑黝黝的大理石碑座上,上面并不讲究的毛笔字写得人心发热:

    瞻仰我党创立人陈独秀先生陵墓

    “这些年来,总有人自愿地来墓上献花,也写这类字,我们也不知道都是谁。”陈长璞有些感动地说。

    这时,一群小学生熙熙攘攘地列队而来。当地的老师们无疑把这里当成了未挂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长璞说,只在爷爷生日或忌日时,安庆市政协和陈独秀研究会的会员们在墓地举行纪念活动。

    看来,安庆有心人已在民间为自家产生的世纪伟人平反了。

    从陈长璞的讲述和有关资料中,我知道了这座不寻常的坟茔的变迁。

    此地为安庆北郊十里乡叶家冲,现名林业村。我看到的附近的那座二层小楼,原先是林场办公室,1995年被安庆市政府租下,辟为陈独秀史料陈列馆和陈墓管理办公室。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陈松年将父母合葬后,并未敢在新碑上刻下世人皆知的陈独秀的大名,而是用了陈独秀最早的名与字:

    延年与乔年,早已与父亲相逢于九泉之下,所以他俩的名字打上了黑框;鹤年乃陈独秀与高君曼所生之子,解放前去了香港;守在墓前的,只有松年一家。共和国成立后的头十几年里,松年每年尚能前来扫墓,自20世纪60年代始,陈家人再也未敢踏入此地。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陈松年一家在那场全民族的劫难中,并未遭受过分的折磨!比起陈长璞那位姑姑的九死一生,陈松年一家像是受了神灵的护佑。

    陈长璞的那位姑姑叫陈子美,是祖父与姨祖母高君曼同居后第二年所生的女儿,也是鹤年的姐姐。“文化大革命”期间,陈子美因系陈独秀之小女儿而备受凌辱甚至毒打。1970年前后失踪。世人咸谓斯人已自尽矣,有的陈独秀传记中还注明“陈子美死于十年动乱中”。

    然而,谁也想不到,1997年9月14日的《环球时报》上,竟刊发了该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对陈子美老人的专访。原来,陈子美尚在人间,且在美国,时正面临生存危机!该文披露,当年,陈子美实在无法忍受非人的折磨,竟以五十八岁的老妪之躯泅海偷渡,而维系其性命的,只有绑在身上的五六只酱油桶!苍天保佑,她居然成功地抵达香港。怕被港英当局遣送回国,未等找到陈鹤年,陈子美便又经千辛万苦亡命美国,直至1989年夏季以后才成为美国公民。这个苦命的女人,把两个儿子接到了美国。岂料1991年她因病住院回家后,却发现全部积蓄与财产被儿子拿走,从此只好靠政府补助金过活。因积欠房租一万四千美元而被公寓管理公司起诉至法院,若不在规定的期限内缴足欠款,八十八岁的她就只能流落街头!老人只筹得两千美元,但杯水车薪,于事无补。当地报纸披露陈独秀之女陷入困境的消息后,纽约市政当局已应其本人的要求,提请法院延期审理此案,并资助了五千美元,但仍欠七千美元。

    国内主持陈独秀研究会的唐宝林先生闻讯,一边发动会员捐款,一边上书中共中央办公厅吁请紧急救助。后得上级通知:“中华海外联谊会”已将九千美元汇给了陈子美老人。一个月后,在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以中国国家元首身份访问美国期间,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派出两位领事携鲜花前往老人的住处探望,并表示:以后有事可电话求助。老人遂于次日在住处召开记者会,发表书面声明,对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致谢。陈独秀之女的困境遂暂告解除。

    这段真实的故事,是一直研究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简介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目录 > 第十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