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豆汁焦圈
洁可饮。”记载了豆汁在宫廷的饮用和受皇室关注,每年旧历九月至次年立夏后五天,清宫御寿两膳房都要制作豆汁,帝后酒肉之余,皆饮豆汁以解油腻。据野史记载,咸丰梓宫回銮,东西两太后带领同治帝刚回到宫里,即向御膳房要豆汁儿喝。

    有人说,豆汁是老旗人的吃食,其实喜欢喝豆汁的并不局限于旗人,也不拘于贫富。在民间喝豆汁的主顾不分贵贱,穿戴体面者在庙会上吃灌肠、羊霜肠往往被人耻笑,唯独喝豆汁不足为耻。《燕都小食品杂咏》豆汁粥诗云:“糟粕居然可做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豆汁的来源,是粉房中水磨绿豆制粉条或团粉时,把淀粉取出后剩下淡绿泛青色下脚,经过发酵再熬熟就是。豆汁经过烫豆、磨豆、淀粉分离、发酵等系列工序,最后得到淀粉、豆汁和浆。淀粉用做它用,浆用于再循环生产的发酵原料,豆汁用做饮用和生产麻豆腐。麻豆腐是使用大锅把豆汁熬开,把水分沥干,用羊油炒!豆汁沉底,干糊糊的是麻豆腐。羊油炒麻豆腐加几个刚出芽的青豆,极香,食后胃口大开。

    卖豆汁的小贩从粉房将生豆汁趸来,挑到庙上就地熬熟。前边设个长条案,摆上四个大玻璃罩子,分别为辣咸菜、萝卜干、芝麻酱烧饼或马蹄、焦圈。条案上铺着雪白桌布,挂着蓝布围子,上面扎有用白布剪成的图案,标出豆汁字号。夏天支个布棚遮阴,小贩向游人吆喝:“请吧,您哪!热烧饼、热果子,里边有座儿哪!”

    一般人喝豆汁,不管是热是凉,端碗就喝,喝不出个所以然,只赚个热闹或完成个心愿。凉豆汁入嘴便有泔水味,趁热喝味道就不一样,甜中带酸,酸中有涩,滋味独特;再就着咸菜丝、焦圈、烧饼吃,豆汁就更有味道了。老北京人爱喝豆汁,喜欢买生豆汁回家熬,夏天才到庙会、街头的豆汁摊上去喝。豆汁分售生和售熟两种,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车,同麻豆腐一起卖;售熟者以肩挑货担为主,一头是豆汁锅,另一头摆着焦圈、麻花、辣咸菜。卖豆汁串背街、胡同不用唤头和吆唤,每天串到哪里都有准时候,买者也会翘首等候。

    喝豆汁吃焦圈必须配切得极细的酱菜,夏天用苤蓝,讲究用老咸水芥切成细丝,拌上辣椒油,还要配套吃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风味独到。据单好豆汁焦圈的食客称,一碗豆汁几个焦圈加上一碟辣咸菜丝,就有酸、辣、甜、咸、脆等五味,独没有苦味,为人生的期盼。

    北京人喝豆汁,有种定论:“北京豆汁儿,旗人的命根儿。”据说齐化门(朝阳门)外营房的旗人聚在街头痛哭流涕,路人问之,哭者愈痛,谓“豆汁儿房都关了张,岂不要了性命?”旗人称豆汁为本命食。俗话说北京三嘴为豆汁儿嘴、老米嘴、卤虾嘴,豆汁一旦喝上道,就有其味无穷之叹,吃不惯者难以下咽,甚至作呕,吃上瘾的一天不吃就觉得欠点什么。老北京有句行话“不喝豆汁儿,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就是针对他们的喜好做的结论。

    豆汁夏天可消渴解暑,冬季能清热温阳,四季喝它,益于开胃健脾、去毒除燥。喝豆汁有讲究,得配上焦圈、咸菜丝,即味在食外。著名的豆汁店有锦馨豆汁店、锦芳小吃店、护国寺小吃店、南来顺、牛街宝记豆汁店(生豆汁)、磁器口豆汁店等,为食客所追捧。

    喝豆汁有讲究的,首先得烫,正咕嘟着偶尔冒几个泡的热度最好,再必须配上切得极细的芥菜疙瘩丝、淋上辣椒油,还搭上两个焦圈,吃起来主味酸、回味甜、芥菜咸、红油辣,加上焦圈的脆和香,五味齐全,堪称绝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食全酒美简介 >食全酒美目录 > 豆汁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