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康乐三迁
豆,形成红、白、黄、绿相间的视觉效果,口感亦佳。

    那时我常与在二十五中(育英中学)读高三的一位朋友相约去康乐吃中饭,要一个香糟鱼片和一个桂花牛肉吃饭,不过两元钱,像桃花泛、翡翠羹一类的菜,不与家中长者同去是不敢要的。有次中午去王府井帅府园中央美院展览馆看画展后,走到八面槽,想起去康乐吃饭,当时已近中午一点,北房内已经全满,南房小间内刚刚腾出一桌,这张方桌一面靠墙,按说只能坐下三人。我们刚刚要好菜,走进两个俄国人,讲一口流利的中文,问我们能否共用一个餐桌,我们请他们随便坐,于是四个人挤了一张桌子。他们招呼服务员点菜,用流利的中文要了两份鸡蛋炒饭(这是菜单上没有的,他们要求特地做一份)、一碗黄鱼羹和一碟泡菜。看来是这里的常客,非常自然不拘。吃饭时他们同我们交谈,问我们要的菜叫什么?好不好吃?等等。他们吃炒饭时用勺子,但夹泡菜却用筷子,而且用得很好。他们用餐很快,先我们离座儿,服务员收拾家什时告诉我们,其中高个子、年岁大点的一个,就是当时苏联驻华大使契尔沃年科。

    康乐第二次迁址是在七十年代初,从椿树胡同搬到王府大街路东,离首都剧场不远的原“救世军”的旁边。这个地方自五十年代中期就是小饭馆,四十多年来几易其主,几经改建,现在是明华烧麦馆。康乐七十年代在这里营业了五六年时间,那时已是一楼一底的局面了。对这一时期的康乐我已印象不深,只记得在这里吃过三四次过桥面。

    第三次乔迁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也就是迁至今天安定门内大街路西的三层楼房,时值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开业伊始,生意也是极好的。楼下一层是散座,总是人满为患,二楼三楼是包桌,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也是应接不暇。我在这里宴请过台湾、香港的客人,他们都给予很高的评价。记得有次在康乐宴请越南邮票公司的阮副总经理,她居然说这是平生吃过的最好的一次晚餐。

    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北京餐饮业的激烈竞争,康乐生意日渐清淡,他们又想出了一种看照片点菜的新花样,就是将各种菜肴拍成照片,装入相册,下面写上菜名,以供顾客点菜时参考。这种做法也可谓别出心裁,用心良苦,但菜毕竟是为吃的,不是为看的。

    康乐从创建到今天已经四十年,三易其址,原来的主人林老夫妇也早已作古,后来主厨的常静女士也退休多年,现在店堂的一部分已辟为歌厅、娱乐城,今后的出路和特色的保持,倒是要认真思考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简介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目录 > 康乐三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