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便是断肠声
很多诗,是由寻常、平静的开头,渐渐掀起感情的波澜,经过铺垫或者几曲几折,然后抵达动人愁肠、催人泪下的高潮。而有的诗,却是一上来就感情饱满、直抵人心,甚至奏出了整首诗的最强音。这样的诗,可谓“从头便是断肠声”(白居易)。
“寂寂竟何待”,是孟浩然《留别王维》的第一句。孟浩然四十岁到京师考进士不第,在长安淹留了一段时间,终于失望归去。失意的心情已经积郁了很久,所以一旦抒发几乎是冲口而出——我这样孤孤单单地究竟在等待什么?苦涩辛酸,加上对世态炎凉的悲愤,使得这首诗一开篇就是一声仰天长吁。
“杨花落尽子规啼”,是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开头。表面上是季节景物,其实杨花飘飞将尽,杜鹃声声啼血般哀鸣,既暗喻友人漂泊难料的命运,又透露自己的伤痛之情、怜惜之意。七字无一字不寻常,而涵义自丰,余味自无穷。
沉郁苍凉的杜甫,开头惯作断肠之声。名作《春望》的第一句是“国破山河在”。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叛军攻破潼关,长安陷落,所以说“国破”,但接下来不是写意料之中的断壁颓垣、血流千里,而说山河还在,其实也就是说除了不能被破坏的“山河”已经被毁坏践踏尽了,语义更加悲痛,差不多是“能烧的都烧了,就剩下石头了”的意思。下一句是“城春草木深”,而前人早就指出:“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烟矣。”(司马光《温公续诗话》)所以这一句是写城池之荒废,春来只有草木茂盛,却无人烟。“风急天高猿啸哀”是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的开头。写这首诗时,杜甫已经年老,国恨家愁未解,加上重病缠身,重九登高,秋风万里扑面而来,秋气透骨,高远的天空倍添孤独伤感,猿声哀切更让人悲凉。一句里写出了季节、风景、心情,浓浓地蕴含着时代和人生的双重失落,以及一个心怀天下的人老来萧索的情怀,真是苍凉无边。“支离东北风尘际”是《咏怀古迹五首之一》的开头,写的是诗人在兵乱之中,逃难、陷贼、为官,辗转鄜州、长安、凤翔、华州等地的流离漂泊。身处乱世的“诗圣”,不要说舒展抱负,连家乡都不能回,连生存都没有保障,“支离”“风尘”四字,真是不见墨色,全是血痕泪痕。
李商隐的许多诗都是,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是柔肠寸断之语。本来古人多认为别易见难,李商隐“否定”了这种看法,相见很难,分别时也难,尤其是预感到从此相见无缘,分别时就更加依依不舍、凄恻缠绵。这样的断肠语,写一往情深,自然更传神入微。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这是张祜的《宫词》。将宫人的哀怨写得简约洗练、极富感染力:回不去的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深宫之内一关就是二十年,唱上一曲伤心的何满子,两行眼泪落在你面前。凄凉的处境,无助的命运,无限的哀怨直欲涨破这二十个汉字。而开头的五个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和感情色彩。
何满子是什么?既是曲名也是人名。开元中,沧州有歌者何满子,临刑时献上歌舞曲《何满子》希望能赎死,皇上没有答应,于是《何满子》这首曲子从诞生起就带着强烈的悲剧色彩。白居易《何满子》写道:“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许多诗人,其实都和何满子有相似之处。都是才华横溢而身世不幸的歌者,都满怀伤痛积郁,甚至感到无奈无望。当他们抑制不住将痛楚的内心袒露出来,“从头便是断肠声”的诗篇就灼热地流进了人心里、烙在了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