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贾谊的忧虑
也可以减少对老百姓施以黥刑的次数,从而推行德政;

    2.假钱少了,老百姓也省去许多担忧;

    3.那些参与铸币的人会重新回归农业生产;

    4.铜被政府管控,那么政府就可以多积累铜来驾驭轻重,钱币轻的时候大量收购,钱币重的时候就大量散发,这样就可以使钱和物达到平衡;

    5.可以通过对大臣赏赐的铜制品的数量、质量来区分贵贱,还可以用铜来打造兵器;

    6.掌握钱币之后可以调控市场、调剂缺余,抑制自由经济和商业;

    7.控制多余的财物,可以争取到更多在匈奴和汉朝之间犹豫不定的百姓。

    此外,原来担任灌婴骑从的贾山也上书刘恒。他认为,让百姓获得铸币权就等于让百姓瓜分了帝王的权力,拥有钱财是身份显赫的标志,而只有皇帝才能决定一个人的身份贵贱。

    既然钱财能够使人显赫,那就必须让它把握在君王一人手中,而不能让百姓和君王共掌权柄。要是老百姓都可以完全凭借自己发家致富,混进上流社会,那天子的权威就会被削弱。

    贾谊和贾山的话确实是按照专制王道那一套讲的,显而易见,这和刘恒的治国思想不太相符。

    贾谊一再鼓动刘恒要严厉地抑制商业发展,加大政府对民间商业的干预,这是刘恒不能接受的。一来,商业繁荣才能快速为国家积攒财力;二来,讲贵贱、重农业是儒家的那一套,刘恒信奉黄老之学,尽管黄老之学没有单独提到过对于商业的态度,但是道家既然要顺应“民之自然”,而商业发展又是民间发展的必然,所以自然不能排斥商业。

    纵观中国的历史,抑制商业发展一直都是导致社会落后的原因之一。资本的加速流动是刺激生产力发展的最佳手段,尽管传统社会的性质是以王道立基,导致政府不能公开地、大规模地鼓励商业的发展,但社会没有活跃的商业就不会有进步。

    刘恒不比贾谊,后者是一头扎进儒家经典里的书呆子,考虑问题都是单线的;而前者作为汉帝国政治的操舵手,不能够单单以某种理论来处理社会所有的问题。

    贾谊、贾山的话本质上就是鼓吹独裁。当然,儒家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独裁本身就是儒家的重要理论,这一点我们不能批评贾谊、贾山。但毫无疑问的是,道家的黄老之学远没有儒家那么热衷于独裁。刘恒是开明之君,要用黄老之术治理国家,他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二贾”的这些主意的。

    实质上,刘恒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还是有效果的。允许民间铸币其实是一种政策赌博,想要让益处大于弊端,就要懂得见好就收,不能让民间铸钱的势头扩大。

    这样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难以精准完成。

    果然,刘恒“放线”太长,终于勾住两条“大鱼”,可惜“鱼线”怎么收都收不回来了,他们的分量都太重——这两条大鱼一条叫邓通,另一条叫刘濞。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当道家统治中国简介 >当道家统治中国目录 > 贾谊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