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抗日剧社
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取自江西民歌《八段锦》,还有黎锦晖儿童歌舞剧《可怜的秋香》、《麻雀与小孩》都成为红色歌舞的最重要创作基础。《俄罗斯舞》、《海军舞》、《乌克兰舞》也是各种晚会上经常见到的苏联歌舞节目,给从事艰苦卓绝斗争的人们以最大的精神支持。虽然这些歌舞在艺术上还比较稚嫩,限于条件而简单、粗糙,但是它们为后来陕北的歌舞艺术奠定了发展基础。

    江西根据地时期,李伯钊、刘月华、石联星被称为苏区三大赤色跳舞明星,有很高的声誉。李伯钊天性乐观、能歌善舞,曾经赴苏联学习,看到在苏联闯荡的美国现代舞蹈家依莎多拉·邓肯的《国际歌舞》,心底极为震撼,在舞蹈艺术上受到了苏联艺术的深刻影响。她回到中国后,为苏区人民表演苏联歌舞,还积极进行了歌舞创作。她们仨人创作演出了《工人舞》、《红军舞》、《农民舞》、《大刀舞》,在根据地受到欢迎。《国际歌舞》常常得到观众的高声喝彩。

    在湘鄂西苏区,贺龙、周逸群领导的红二军团组建了著名的战斗剧社;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组建了火线剧社以编演新剧为主,在前线流动演出;在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刘伯坚领导组建了猛进剧社,并主持编演了许多活报剧、话剧。红一军团组建的战士剧社,是红军部队中创作演出活跃、影响很大的业余演剧团体,先后编演了《庐山之雪》、《八一南昌起义》、《亡国恨》、《杀上庐山》、《广州暴动》等剧。军团领导人聂荣臻、林彪、罗荣桓、李卓然、罗瑞卿、童小鹏等都参加了李卓然创作的《庐山之雪》的演出。《八一南昌起义》是军团政委聂荣臻主持、集体创作的,由罗瑞卿导演。此剧运用多场次的形式,从敌我双方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一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风暴,演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苏区最突出的剧目。

    长征开始后,苏区戏剧队伍也分为两部分:一部随军长征,一部留在闽赣边、粤赣边地区参加游击战争。在瞿秋白领导下,留在苏区的工农剧社成员和高尔基戏剧学校的师生,编成了战号、红旗、火星3个剧团,继续在艰苦环境中进行宣传演出活动。

    长征路上,战事紧急,各方面军中的红军剧社都已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师团中去,所以他们与基层宣传队结合在一起,进行随军宣传工作。

    长征初期,“宣传鼓动棚”和“飞行演出”两种形式十分活跃。

    “宣传鼓动棚”就是在行军途中用布扯起棚子,上插红旗,内设茶水,在招待战士们进棚喝水的片刻,由宣传队员们唱歌、说快板,或贴上标语和宣传诗,鼓励大家行军战斗。在过雪山之前,宣传队还事先找到老百姓询问上山情况,有的群众反映说:“山上有妖风,变化快的很,要过雪山等于难上难。”一些同志为此产生了恐惧的心理。为此,宣传队及时进行破除迷信的工作,讲气候,讲地形,还编着歌子来演唱:“大雪山,算个啥,最高不过七十八,比比哪个本领大,看谁最先登上它。”或者唱:“同志哥,听我说,前面还有十里多;过了十里就宿营,支上钢锅煮青稞。”有时,宣传队员就跟着队伍前后跑着打快板,有的要提前跑到山顶上插个小红旗,队伍在山下就能看见了,你追我赶,很快便翻过了一座山;有时,还在沿途上画出风趣的漫画,哪怕是画两个红军的头像,或画几朵正在怒放的山花,对战士都是一种很大的鼓舞。

    “飞行演出”是一种抢时间、又危险的演出形式。由于部队长时间的强行军,得不到休息,极度疲劳。如二、六军团在乌蒙山同追击而来的敌人展开历时一个月、1300里的大回旋战斗,宣传队就选择渡口边、半山腰或狭隘路口等处,进行十几分钟一场的“活报”剧表演。这种演出所付出的不光是热汗,也同样有鲜血。在一个名叫野马川的阻击战中,宣传队同战斗队在一个山头上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壁上红旗飘落照·红都志丹纪事简介 >壁上红旗飘落照·红都志丹纪事目录 > 抗日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