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左右逢源,决心反共
想这一决定是单纯的孤立事件。蒋介石看得很清楚,现在缺的就是一个突发事件,把美国这台优质的、价格不菲的现代化机器推进战争中来。而三国协约,显然是大大地推了美国一把。在蒋介石看来,美国一旦加入反法西斯阵营,战争其实就结束了,而自己必然是胜利的一方;而那个把自己打得很疼,又时不时地招一小手却又暧昧味十足的日本,当然就不在考虑之列了。所以他才强调“敌友分明”。
第三再来看苏联。本来,自从德国军事顾问撤走之后,中国获得的最大援助来自于苏联,尽管数量也很有限。1937年8月21日,双方代表在南京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共四条,主要内容是两点:一是双方“斥责以战争为解决国际纠纷之方法”,“两方约定不得单独或联合其他一国或多数国家,对于彼此为任何侵略”。二是两国有一国受到其他第三国侵略时,“彼缔约国约定在冲突全部期间内,对于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协助,并不得采取任何行动或签订任何协定,致该侵略国得用以施行不利于受侵略之缔约国。”中国还从苏联获得了一些援助。除以贷款方式为主的经济援助外,苏联还进行了军事援华。在中国的要求下,苏联派遣军事顾问和空军志愿队来华帮助中国抗战。从1937年11月开始,苏联先后派数千名军事顾问和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华,最多时总人数达到3600人。他们不但担当军事顾问和训练中国空军,甚至直接参加了战斗。当武汉会战由于苏联空军人员的直接参战而使中方战斗力陡增时,日军莫名惊诧。从1937年至1941年,苏联共向中国提供各型飞机1250架,先后在中国战斗的航空志愿人员2000余人,其中飞行员700余人。他们与中国飞行员并肩作战,共击毁日机1049架。1940年9月29日,同样是在轴心国集团形成两天之后,蒋介石接受中国驻苏联大使邵力子的建议而致电斯大林,向他征询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意见,希望中苏两国能采取共同的外交方针,示好之意甚明。10月16日,斯大林复电称:“依余意见,中国主要任务在于保持及加强中国人民的军队,……只须中国人民的军队坚固强壮,则中国必胜。”虽然斯大林的回电没有表现出蒋介石所希望的热情,多是些场面话,但还是有些价值的——斯大林希望蒋介石排除“对日议和及和平之可能性”。这句话透露出的信息,给蒋介石的决策以很大的信心,于是他于22日就复电斯大林说:“日本无论如何,必为中苏两国共同之敌人。”
总之,轴心国集团形成后,蒋介石有些左右逢源的余地了,比苦撑待变时强得多。
蒋介石会因此加大对日作战的力度吗?对此,毛泽东说蒋是“待价而沽”。周恩来进一步分析道:
三国协定后,英积极拉蒋,蒋喜。现在日本拉蒋,蒋更喜。斯大林电蒋,蒋亦喜。此正是蒋大喜之时,故蒋于日军退出南宁、斯大林复电之后,立往成都,此行决非偶然……蒋现在处于三个阵营争夺之中,他认为以一身暂时兼做戴高乐、贝当、基马尔最能左右逢源。故他自己躲在成都,让其夫人及英美派拉英美,朱家骅、桂永清拉德,让亲日派谈和,让孙(科)、冯(玉祥)亲苏,让何(应钦)、白(崇禧)反共,以便他居中选择,并以反共为轴心来运用。
周恩来的可谓条分缕析,入骨三分。
正是在这种国际形势下,蒋介石认为时机对他有利。可能从这一刻起,“安内”重于“攘外”的念头又一次爬上他的心际。与日本不得不打的几次会战,的确也让他元气大伤;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在他看来大势已定,那还有什么必要把老本折在对一个“必败”的日本的作战上呢?毕竟,在他看来真正威胁自己的还是共产党。于是乎,发动新的反共高潮的念头,渐渐地在他的头脑中酝酿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