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败走香港
农运及武装斗争情况。

    县农协的同志告诉他,几天前,二十四师余部在董朗同志率领下,甩开了敌军的追击,经过新田、河口,现已安全抵达海陆丰的褐石溪和中峒了。

    周恩来略感欣慰:“这就好了,革命军队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南昌暴动的革命火焰又要在海陆丰点起来了。”

    也许这是周恩来此次领导起义的切肤之痛——1944年3月,他曾提出南昌起义的主要错误:我觉得它的主要错误是没有采取就地革命的方针,起义后不应把军队拉走,即使要走,也不应走得太远。当时如果就地进行土地革命,是可以把武汉被解散的军校学生和两湖起义尚存的一部分农民集合起来的,是可以更大地发展自己的力量的。但南昌起义后不是在当地进行土地革命,而是远走汕头;不是就地慢慢发展,而是单纯的军事进攻和到海港去,希望得到苏联的军火接济。假使就地革命,不一定能保住南昌,但湘、鄂、赣3省的形势就会不同,并且能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

    病中的周恩来在诊治这场风暴。

    第4天,黄秀文得到县委的通知,要他护送周恩来到革命基础很好的溪碧村去医病,那里有一个可靠的中医先生。这天晚上,他备了一乘轿子,送周恩来到县委早已布置好的接头地点。聂荣臻、叶挺等人也都跟着去了。

    过了四五天,天还没有亮,他们又回到黄秀文家。但是周恩来的病状并未见好,现在惟一的办法就是早点到达香港就医。可天公不作美,暴雨虽然停了,狂风却依旧卷着巨浪,猛烈地扑打着海岸。没有办法,只好再住几天。

    黄秀文的父亲是个一辈子受苦的人,看到这些人背井离乡,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天,他去买了一条3斤多重的鲜鱼,高兴地做好端进房子里。

    叶挺一见笑起来:“哟,老大爷,怎么买鱼呢?你家并不宽裕,再说,咸菜已经很好吃啦!”

    老父亲说:“你们工作担子重,这位同志又害了病,不吃点鱼壮壮身子哪能行呢!”

    周恩来很不过意:“你年纪大了还要照顾我们,我们身体并不坏,你太关心了。”他指了一下鱼盘,说:“菜做好了,那就请你送一盘给老太太尝尝,你也来这里吃。”

    老父亲拗不过周恩来和叶挺,只好坐到饭桌旁,但筷子总是夹咸菜。

    周恩来就夹起一块鱼放在黄秀文父亲的碗里。

    叶挺也对两个警卫负说:“怎么,你们也拘束了,打它一个冲锋吧!”

    惹得大家都笑起来。他们走后老人才知这是两个“大官”。

    大约住了半个月的时间,船工来通知说可以出海了。大家都很高兴。傍晚时分,黄秀文又雇了一乘轿子将周恩来抬到船上。动身前,他们向他父亲道别,千谢万谢。老父亲也为之动情,祈祷着:“老天爷保佑你们一路平安!”

    开船了。天空灰蒙蒙的,海涛在咆哮。那条船实在太小,真是一叶扁舟。

    5个人将小船挤得满满的。他们把周恩来安排在舱里躺下,舱里再也挤不下第二个人。风浪之中,小船摇晃得厉害,站不稳,甚至也坐不稳。

    聂荣臻怕被晃到海里去,找了根绳子将自己的身体拴在桅杆上。

    叶挺直笑:“亏你想得出。”

    小船在海上整整颠簸了两天一夜,终于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驶进了香港的鲤鱼门,在铜锣湾的海面靠了岸。

    下船后,杨石魂说:“你们在这里照看恩来同志,我去找省委联系。现在广东省委在香港办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百将之夜·南昌暴动纪实简介 >百将之夜·南昌暴动纪实目录 > 败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