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先打哪儿


    东北国民党军队今后动向的第一种可能,是撤离东北。毛泽东在电报中明确指出:“蒋介石曾经考虑过全部撤退东北兵力至华北,后来又决定不撤。”(《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第391页)蒋介石决定不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蒋介石自身来说,仍持控制东北的妄想,一方面是从政治利益考虑,另一方面是不甘心东北的失败。从蒋介石手下的将领来说,就是怕负丢失东北的责任。从全国战局来说,人民解放军也没有给国民党军队以沉重打击,或者说人民解放军给国民党军队的打击还没有达到迫使蒋介石从东北撤兵的程度。毛泽东在分析蒋介石决定不撤离东北时,当时主要是从军事方面考虑的,因此,毛泽东说:“这主要是因为南线我军尚未渡过长江及北线我军尚未给蒋军以更大打击的原故。”(《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第391页)

    正是从军事方面考虑,毛泽东进一步分析后便指出,如果东北我军在今后作战中再打几个大胜仗,如果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率领的晋察冀我军出平绥,出冀东,如果华东野战军粟裕兵团渡江南进,在福建、浙江、江西诸省创建新的解放区,那么全国军事形势必将向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方向发展。

    这时候,“蒋军从东北撤退可能性就将突然增长”(《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第391页)。毛泽东估计全国战局的改观为时不远,因此估计国民党从东北撤兵的时间可能在夏季,或更早一些。据此,毛泽东希望东北我军“准备应付上述可能的新形势”,“准备对付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第391页)

    东北国民党军队今后动向的第二种可能,是固守东北。毛泽东明确指出,“当然蒋军死钉在东北不撤退的可能性也有”。这种可能中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国民党军队暂时能与我军抗衡,能够固守东北;二是东北我军强大得使东北国民党军无法撤离东北,能封闭国民党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

    毛泽东在分析此种可能时,表现出了充分的自信,即排除了国民党军能够固守东北的可能性,而将东北我军能否强大得使东北国民党军无法撤出东北这个问题提到东北我军的面前。

    依据东北国民党军队今后动向的两种可能,毛泽东提出了东北我军今后作战的两个方向。一是打抚顺、铁岭、法库之敌;一是打阜新、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昌黎、滦州等地之敌。”(《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第391页)打抚顺、铁岭、法库之敌,是截断沈阳与长春的联系,孤立长春之敌,为消灭长春之敌创造条件。而打阜新、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昌黎、滦州等地之敌,是孤立锦州之敌,为歼灭锦州之敌,关闭东北大门创造条件。

    毛泽东关于“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构想,尽管在当时是一种设想,但是这种设想是建立在对全国战局和东北战场进行深层次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从全国战局来看,战局正向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方向发展,蒋介石的各个战略集团正处在被人民解放军的分割之中,如果不封闭东北大门,而让东北国民党的几十万军队撤入关内华北、华东地区,就会使国民党的军队相对集中,使这些地区国民党军队所占的优势进一步扩大,这无疑会增大这两个地区人民解放军作战的难度,从而延缓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如果关闭东北大门,不仅分割蒋介石战略集团的目的达到了,而且也缓解了华北、华东地区人民解放军作战的困难。

    从东北战局来看,东北人民解放军有足够的力量关闭东北大门,将国民党东北军队予以各个歼灭。尽管东北我军的力量并没有占绝对优势,或许战场情况还有新的变化,但毛泽东的这一构想,体现了作为战略家的战略眼光,从毛泽东在电报中的分析来看,也体现了他战略上藐视敌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辽沈战役实录简介 >辽沈战役实录目录 > 第四章 先打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