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金融危机中的“另类呼喊”
于这样的景象,吴敬琏并无喜色。在他看来,有两个问题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是,宏观手段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边界到底在哪里;二是,如何从应急性的短期政策转向处理长期发展中的问题。

    从2008年年底到2009年的政策取向,实际上,是对2004年那次宏观调控政策的又一次固化。它最终呈现为三个特点;第一,“宏观调控以行政调控为主”成为政策主轴,“看得见的手”变得越来越强大;第二,经济增长主要倚靠巨量投资,而不是着力于转变增长模式和产业升级;第三,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中央企业得到偏执性的扶持,民营企业被边缘化。

    在金融危机最动荡的时刻,欧美各国政府纷纷出手拯救经济,连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也将一些陷入危机的银行收归国有化,由此,国内经济界再次出现国家主义思潮强劲回归的迹象。2009年3月3日,吴敬琏在《经济观察报》上撰文《如何定位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从经济史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反驳。他认为:“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中两个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争论,是在自由市场机制,即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范围内进行的,这并不意味着有哪一个学派主张回到政府包办一切的计划经济旧体制去。即使他们支持对某些企业实行国有化,那也只是一种短期的应变措施,而不是一种长期的制度安排。20世纪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基本脉络提示我们:在市场制度范围内,明智合理地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适宜边界,是经济稳定运行和长期增长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确定。”

    进而,他将笔触回到了对当前政策的反思上:“我们还必须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在中国,人们常常把宏观经济管理(宏观调控)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微观干预混为一谈。假宏观调控之名,行微观干预之实,实际上等于复辟命令经济。这不但会造成资源的误配置和损害经济的活动,还会带来强化寻租环境、使腐败活动泛滥等恶果。这是必须坚决制止的。”

    到了10月23日,在上海的“2009浦江创新论坛”上,吴敬琏在演讲中批评说,4万亿经济方案,实际上打压了民营企业,不仅没有起到拉动民间投资的作用,还产生了挤出效应,产生了“国进民退”。他引用调查数据说,70%以上新的技术创新都出自小企业。“如果我们热心于创新的话,一定要帮助小企业上来,给他们信心。”

    除了对宏观调控的方式提出警告之外,吴敬琏的另外一个担忧是,如何解决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正如他在2007年8月那次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访问时所预料的,大量的放票子一定会形成“空前繁荣”,然后接着就是资产(房地产、股票)泡沫和通货膨胀生成。如果体制性矛盾无一得到解决,新的、更大的危机将会如影随形,如期而至。

    2009年6月30日,他在一份送交中共中央办公厅的问卷答案中写道:“目前对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看法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对我国经济近年来困难成因的不同分析。主流的意见把困难成因归结为以美国金融泡沫的崩溃和由此导致的中国企业出口订单的减少,认为我们只要用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创造足够的需求,来维持8%以上的经济增长,待到西方国家经济走出困境,增加出口,中国经济就可以全面复苏。”

    面对上述意见,吴敬琏认为“不符合实际”。他仍然坚持在2008年9月的那次上海论坛上所给出的结论,认为是美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及中国经济粗放增长模式相互作用的结果。接着,他对两个非常流行的观点进行了纠正。

    其一,有些论者对西方经济复苏寄予很大的希望,认为只要它们恢复进口,中国在出口导向政策的支持下,粗放的发展方式又可以继续运行下去。他觉得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简介 >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目录 > 第二十九章 金融危机中的“另类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