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爱听老人讲故事的罗世文生前的革命传奇——

    这得把时间推到1911年,四川人民为反抗清政府出卖粤汉、川汉铁路建筑权,掀起了大规模的保铁路风潮。这年9月15日,威远县爱国鋕士、同盟会会员胡驭垓领导威远民军起义,杀死威远县县吏,宣布威远独立。随即,吴玉章与王天杰、龙鸣剑等人领导的荣县起义成功,同时也宣布了荣县独立。不久,义军从荣县、威远一带向自流井进攻。义军统领杨绍兰带兵驻扎在威远县观音滩一带,有的就借住在罗家大院。次日晨,义军从观音桥向对岸山堡的五子营八安寰营的清兵发起进攻。义兵们端着土枪、土炮,大刀、长矛,冒着清兵的毛瑟枪、五子枪、九子枪等射出的枪弹,冲过观音桥,在马鞍山与清兵展开了一场大血战。正在激战中,从成都传来了清帝退位的消息,义军又经观音桥撤回威远。这段时期,年仅七岁的罗世文亲眼看见起义军扛着土枪、长矛,头扎白头巾,住在自家大院,就十分好奇地前去听起义军讲打仗,杀清兵的战斗故事,听他们讲推翻满清皇帝的道理。不几天,起义军回到观音滩,许多人手里都提着一串一串的清兵的耳朵(当时义军以此论功请偿)。义军还抓住了一些清兵士兵,要当众斩首。罗世文家族的长辈出面为这些士兵求情,说这些士兵都是无辜的,杀了怪可怜。于是义军就把这些俘虏留下来了。不久,义军撤回了威远、荣县。但是,起义军推翻满清皇帝的壮举和他们英勇战斗的事迹,却给罗世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15年底,袁世凯在日本帝国主义和其他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公然演出了复辟帝制的丑剧。这年12月25日,也就是袁皇帝“登极”前一星期,蔡锷在云南组成“护国军”,宣布独立,并于1916年1月,分三路向四川、贵州、广西进后,讨伐袁世凯。其时,朱德率领一个旅转战和驻扎川南一带,朱德部下一位姓张的连长讲故事。张连长经常受朱德之命,率一连人驻在观音桥。11岁的罗世文经常和同学一起请张连长讲故事。张连长经常受朱德旅长的指导,思想比较进步、他给孩子们讲:“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独吞了革命果实,投靠外国洋人,压迫国内人民,大搞专制独裁,还要想当皇帝。我们云南“护国军”在蔡锷领导下兴兵讨袁,就是为了推翻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保护国家民族的利益。罗世文听他讲得很有道理,又想起小时候看到的辛亥革命军战斗的情景,对讨袁的护国军十分尊敬,对妄想称帝的袁世凯充满了仇恨。晚上回到家里,恰好窗前的腊梅开花了。黄灿灿的小花,迎着凛冽寒风,傲然开放,在晚风中散了出幽微的清香,使罗世文心旷神怡。他在梅树下久久徘徊,蓦然想到:今天,北方正是冰封雪裹,寒风凛冽,可我们这里,怒放的梅花却预告着春天的到来!这不正象征着当今中国的政治形势吗?这盛开的梅花终究胜过那富贵的解语花,温暖的春风一定会融化那漫天的冰雪!想到这里,他不禁欢快地跑进屋里,提笔写下了《咏梅》诗:

    北国银山冽,

    南庾已报春。

    浮香羞解语,

    寄意陇头人。

    这首诗写出后,受到老师好评,也在同学中广泛流传。1920年秋,16岁的罗世文经前清举人罗爱棠的推举和资助,到重庆读书。母亲知道这个消息后,高兴异常。但是一想到儿子就要长久地远离自己,又不禁暗暗地心伤。晚上,母亲亲切地说:“娃儿,你都16岁了,这下又要出远门,妈给你说一个媳妇,你娶了亲再走吧!”罗世文一听,不禁睁大眼睛,诧异地望着妈说:“妈,这怎么行,我还这么年轻,怎么就谈这些事哩!”

    “妈就你这个独根苗看着你娶媳妇,妈就放心了!”母亲说。

    “妈,你听我说。”罗世文深情地看着母亲开始起了皱纹的脸,说:“你不是经常教育儿子要作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简介 >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目录 >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