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四八 步入红地毯——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吴新芬
    一个有理想有抱负青年的追求和向往的至美境界!

    有吴新芬的“作文”为证:

    军人(军队)是什么?军人(军队)是书中所比喻的青松、铜墙、铁壁、长城。我喜欢那绿色的军装,我热爱那一颗颗火红的军心,是因为,军人(军队)是我们幸福生活的捍卫者。当我们欢聚一堂、度过喜庆节日的时候;当我们幸福地工作、劳动在生产车间、田间地头或是办公室的时候;当我们坐在暖烘烘的火炉旁看电视、听音乐的时候;当我们躺在热乎乎的被窝里做着甜蜜美梦的时候……数以万计的军人正顶风冒雪或头顶烈日酷暑巡逻在祖国的万里边防线上。朋友,我们每天的安定、平静生活,你不觉得是他们用无私的奉献换取的吗?——

    这是10多岁时吴新芬所写一篇作文的“片段”。

    有吴新芬的“日记”为证:

    1991年10月7日星期一阴

    我最崇拜军人,最羡慕那绿色的军营,很想成为绿色军营里的一员。军人是伟大的。看了电视连续剧《边关军魂》后,使我对边防官兵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认为军人最可爱,最可敬,他们把青春献给了边防。等我长大了,一定也像他们那样,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伟大祖国的边防事业!

    1975年出生的吴新芬,写这篇日记时的年龄是16岁,已经是个初中生了,对军人、军营的热爱和向往,已经有了自己的理性认识。正是这种坚定的崇拜和向往,才有了她一写十几年、千余封的边防来鸿。一千多封信,有着足够的分量:按每封信500字计算,加起来就是一部50余万字的恢弘篇章!那每一行都跳动着青春的脉搏,每一段都闪耀着理想的光芒,每一句都饱含着由衷的祝愿,每一字都迸发着思想的灵光——吴新芬的“绿色情结”,就是这样深;她崇尚军人的强烈愿望,就是这样强!

    吴新芬给边防官兵写信,一写十几年,一写千余封,因“地址不清”、“收信人欠详”,虽然退回了不少,确也回复多多。以“单位”回信的,以“个人”回信的,十几年加起来,也有几十封上百封吧。新芬每每收到回信,自然会在心中燃烧起激奋的火苗。有来而不往非礼也。每每收到回信,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她都会认认真真地回复,从不马虎。

    在几十封、上百封的复信中,一封署名为“高原一兵”的回信,最终成就了吴新芬与王俊景的“浪漫奇缘”——

    1993年2月,结束了在新兵连的训练,从河南省禹州市朱阁乡边楼村应征入伍的王俊景,被分配到西藏山南军分区错那边防某部。作为刚到部队不久的新兵,小王和其他战友一样,无不天天在盼着家里的来信。在下连队的头半个月里,小王因迟迟没有收到家里的来信,常跑去问通讯员。正在他盼望家信最为迫切之时,通讯员给他送来了一封寄自河南的来信。通讯员没有错,连队里就王俊景一个河南兵,从河南寄来的信不给他给谁?

    盼信心切的王俊景接过那信,根本就没细看信皮上写的是什么,一下子就拆开了。当他打开信一看,他愣住了:

    我叫吴新芬,是河南省安阳县第一职业中学的学生……

    王俊景没把信看完,已经知道自己拆错了信。作为新兵,拆错了信的小王不敢张扬,他怕战友们说他不道德。

    原来,这封信是吴新芬写给边防战士们的。当晚,怕张扬出去坏了自己名声的王俊景,背着人给吴新芬写了一封回信:

    你给我们连队全体官兵的来信收到了,谢谢你对边防军人的关心和理解。

    我们一定要履行好职责,站好岗,放好哨……

    时过五个月,被选派到团里参加集训的王俊景,没想到又收到了吴新芬写给“高原一兵收”的五封来信。就这样,阴差阳错,一封信让两个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四八 步入红地毯——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吴新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