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大学——中国人的梦
问为自己所要实现的人生之梦;

    西方人以追求无限的个人自由与幸福为自己所要实现的人生之梦。

    两种梦带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识,不同的观念,不同的信仰,甚至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政治……

    我由此终于明白了上面的问题而不用去解释为什么同是年少或年青的孩子们在一起比较时,我们中国的孩子在计算和学问上总能拿冠夺王,而在实践和创新上美国的孩子总是优先争胜。

    东方人总是以自己悠久而辉煌的历史自豪;

    西方人则把实现今天和明天的美满幸福当作自己的生活目标。

    其实,西方人追求的“梦”的实质,是一种精神的张力,这种张力产生出了这样的制度:多党议会、民主国体、崇尚自由一一当然都是资产阶级的。这种精神张力下的人便诞生了林肯式的政治家、卡内基式的经济学家和比尔·盖茨式的科学实业家,同时也滋生出了“猫王”式的摇滚疯狂、无法抑制的爱滋病蔓延和狂轰滥炸南斯拉夫的称霸嘴脸。

    中国旧考场

    中国人的“学而优则仕”的梦,带给后来几千年的历史是什么呢?当然有很多很多进步与无数伟人的出现,但同时带给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更多的是制度的死板,国体的专制,思想的封闭,还有其它许多许多……

    说来也巧,那天在南京采访,朋友们说你写中国高考问题,那就不能不到我们南京的夫子庙那个“大考场”看一看。到了夫子庙,我抬头只见一座四角飞檐、走马腾龙的大阁中央闪出四个金光大字:江南贡院。

    中国“第一古考场”就在眼前!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寻来全不费功夫。

    走了几十所现代学校和高考的考场,我一直在寻觅古代中国的考场是什么样?并想由此把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考试国和历史最为悠久的考试作一比较,从中求得某种关联。我始终认为今天中国的高考到了如此白热化程度,总不会没有一点历史的相关因素吧。结果如何呢?

    在现存最大的中国古“考场”里,我发现了历史的许多相似之处——

    话说公元1368年,一位名叫朱元璋的农民领袖,举着起义大旗,横卷黄河两岸,推翻了元朝统治,重建起以汉族地主阶级为主体的明王朝。朱元璋在历代封建皇帝中,可算得上一位明君,为使明朝江山长治久安,他把选拔人才放在头等大事位置上,并在定国大策时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材而后成。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故为国得宝,不如荐贤。”

    在朱元璋之前,中国封建社会已走过千余年,前五百年,治国选官,都是以自下而上的选拔和自上至下的赏赐为主要途径。从尧舜禹夏商周始的奴隶社会起,推举和“传子”几乎是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统治的基本模式。当然这过程中也有一些是通过比考选拔出的用人先例。《周礼·地官·乡大夫》中便有这样记载:“三年则大比(考试),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能者(即考试选拔德才兼备者)。”秦汉封建王朝的建立,这种原始选拔人才的方式有了一定的改进,但基本形式依旧如故,只是更加强调了礼贤养士风气,所以这段历史上出现过像“窃符救赵”、“千金市骨”、“完璧归赵”、“毛遂自荐”、“悬梁刺股”等许多经典故事,但真正采用考试方式选官取士则是从公元607年的隋朝开始。隋皇帝的一项诏令:“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梯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十科举人。”第一次提出了“科举”二字,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试策”取士治国掀开了值得记载的辉煌一页。从此,科举考试,金榜题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等令普天下读书人目眩眼亮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高考报告简介 >中国高考报告目录 > 第一章 大学——中国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