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备战黑七月
了,老师和她父母都着急,张雯自己更着急,为把成绩突击上去,她真的几乎达到了“头悬梁、锥刺股”的程度,但日久天长,身体跟不上了,记忆力也差了,在高二时她被无情地分到差班。分班名单公布的第二天,张雯没有来上课,她给父母留下一张字条后,在家中割脉自杀了。她在遗书上对父母说:“……女儿实在无颜面对你们,无颜面对老师和同学,也无颜面对自己,既然无法抬起头做人,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像张雯这样被高考备战时的分班所击倒的何止一个两个!东北某市1997年10月就发生过一起七名女中学生集体出走的事件。她们留给学校和家长的信中直言不讳地说:“是分班的残酷现实使我们不得不远离屈辱之地……”可见,不得不进行的分班教学,是高考前很多学生必须面临的一次近似残酷的考验。
分班带来的战火并不仅仅烧在学生身上,教师之间也常常因此而烽烟不断。
某校刘、王两位女老师原来是少有的好姐妹,她们是同一所师范大学同班同学,又一同分到了同一所中学且同带一个高中班。本来两人你有事我就帮你代课,我有事叫你一声绝不会说“不”字。但进入高二时,刘老师被学校安排教了A班,而王老师则安排到了C班任课,这种差异让王老师无法接受,她怎么也思忖不过来,而且越想越觉得自己一定被“姐姐”刘某算计了,因为她知道校长对刘有好感,于是玉百思不解,最后认定肯定是刘为了达到能任教A班而不惜为校长“献身”,结果把她作了垫底。王越想越无法忍受这等耻辱,尤其让她气不打一处出的是,每当上课铃声响后,刘某还总是笑嘻嘻地朝她打招呼,而且比平时更加亲热。“假惺惺的,少来这一套!”王心里骂得咬牙切齿。差生本来就叫人头痛,王心里不舒畅,再加上班里学生老出乱子,校长不时在大会上批评她,对教A班的刘某则大加赞美,这使得王更加认定:刘出卖了她,刘与校长有见不得人的事。王如此忍气吞声地带完了高考前的C班教学,高考下来,她的班全军覆没,刘的A班则大出风头,有个学生还考了市第一名。不用说,王与刘两人在学校里彻底地成了优差两类教师的代表,刘成了全校的红人,而王则自我感觉正是由于刘的大红大紫,才使校长把她打入“冷宫”。一气之下,王用一夜功夫,写下了三十封状告刘某与校长通奸的诬陷信,并发到市委、教育局、报社等几十个单位。这事闹大了,检查部门派人一调查,纯属诬陷,王因此被开除出校。当她离开学校时,已经原谅了她的刘老师前来为她送行,王搂住刘泣不成声地忏悔……
王走了,但学校新一年的分班工作又开始了,校长说得非常明确:不这么做,谁也确保不了学校的高考率,与其让一些人感到难受,不如让更多人在考上大学和考上重点大学后好受。
校长还说,我们仅仅只是分班,要是搞分流那才真叫见招。
什么是分流?分流就是把一些根据平时学习成绩,加上参照每年高考的录取分数线进行测定,把那些似乎没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分流出校,这样做往好听里说也是为了学生未来的前途考虑——有时智力和能力差的确实有,让他们免受高考之苦,明知龙门跳不过,就赶快抓紧时机另抓出路,如考职高呀,念私立学校呀,再在别的学校蹲班复读呀,总之你得离开本校,另谋出路。
分流从什么时候开始的?1995年时,国家教委曾发过通知,针对那些很难考上大学的学生,学校可以将其在高考前分流“出局”。这个通知精神当然有它的积极意义,首先是发通知之前,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对分流一事有过任何态度,但分流在各地的学校中已成事实;第二是分流确实能减少高考对全民的压力,使学生。家庭和学校三方面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然而,分流本来就存在很多人为因素,加上不少学校借此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