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好布局就先胜一筹

    中山的中部,是那片新崛起的现代化城郭,它是目前中山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西北部,以小榄、古镇等镇为轴心的五金、灯饰产业经济区域——这一区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民营工业经济圈,在目前的中山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都具有重要影响;南部,以紧靠珠海的三乡镇为代表的出口加工区也已具备一定规模。现在剩下的就是东部了。中山的东部实在是一块宝地,这里有孙中山先生的家乡南朗镇,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这里有个“火炬开发区”。这个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工业开发区,从最初的市加工工业区和以印刷业起家的原张家边镇及中山港三合为一开始,形成了势不可挡的发展局面。至2003年,工业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已达450亿元,而且继续以每年100亿的增长速度在向前大踏步地跨越。更主要的这儿是中山唯一与珠江口接壤和通向大海的出口处!

    前几年的中山市委、市政府为了把像小榄的五金产业和古镇的灯饰产业所自发形成的这种区域经济块做强、做大,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中山特色的经济概念,即组团式经济体。也就是说,通过一个镇和若干个专业镇已经形成的产业群体和产业链,进行有意识的组合与扩大,并发挥这样的经济强势来加大整个中山的经济航母队伍。同时,结合城市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对这些已具规模的组团式经济区域的发展现状、产业结构、布局空间和未来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新的规划,使得组团式的经济体在近三五年内,产业规模大幅增长,从而使中山全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几年领先于周边的其他城市。

    然而,这些大多以当地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基础产业,俗称“一镇一品”的经济形态,虽然通过组团式的整合,它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仍有发展潜力,但与珠江三角洲已经拉开的新一轮经济竞争的宏大时代潮流相比,似乎有些小巫见大巫。

    中山人的忧虑是明显的,中山人的忧虑显示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感,而这种忧虑又使他们的目光向着更远的方向……

    “东部!东部是中山唯一可以参与珠三角新一轮经济大竞争的战场!”站在地图前的崔国潮书记,只见他的浓眉往上一扬,顺手操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是陈市长吗?我有个新的想法……”

    那一夜,市委书记办公室的灯光亮到很晚很晚。

    “丁零零——”新一天来得又是那么急促,上班的时间未到,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委书记冯梳胜办公室的电话就已经响起。

    “是老冯吗?现在你有时间吗?”

    “啊,崔书记,我有时间。”

    “这些日子我和陈市长想了很多,有些思路想与你沟通沟通……”

    “是关于开发区的发展吗?我马上来!”

    不多会工夫,一位身材壮实、脸色黝黑的中年汉子匆匆来到市委大楼。

    崔国潮书记、陈根楷市长已在小会议室内等候。

    军人出身的冯梳胜,是正宗的中山人士。三十几岁时就是广州军区某集团军的正师职后勤部部长,1996年转业回家乡,担任中山火炬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后任党委书记。在他在任的10余年里,开发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期。他功不可没,是众人眼里的一名干将。

    “……开发区这几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的速度和产业内涵都是有目共睹的,市委、市政府是十分满意的,这些不多说了。我和陈市长最近心头一直压着一件事,就是在我们珠江三角洲,或者再往更大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看,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加快,如今进入我市投资的企业不少,进入开发区的则更多,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我们又十分担心,因为我们中山的工业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开发区的空间也已基本没有多少了,这样下去我们就会失去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简介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目录 > 第二章 好布局就先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