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产业为两翼的多元化格局,年产值超过预期,达10106万元。

    “亿元村”的目标实现,华西再度成为全国农业战线最光彩夺目的旗帜!

    这年吴仁宝60岁。可他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谁也无法将“老人”的标签贴在他身上。吴仁宝笑言自己正当年,“因为我的党龄才34岁。34岁的人干什么活?当然是干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事嘛!”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共产党人的胸襟和情操就是这样崇高!

    吴仁宝有句口头禅:“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代表着党的形象。一个党员干了好事,老百姓就会念共产党好。”而且他这样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职责。要为人民服务好,最根本的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就得发展经济。”

    吴仁宝正是靠这种理念,并以其不甘平庸、抢立潮头和求新务实、一心扑在发展经济上的雄心与干劲,带领华西村农民以“十年跨越一个时代”的速度,创造了“天下第一村”的一个又一个神话。

    “不土不洋,亦城亦乡,把华西建成富足的社会主义农民乐园。”这是吴仁宝在完成对华西村“造田”、“造厂”之后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基础上,开始引领农民们走向全面小康和向“中康水平”迈进的又一次历史性登高。

    这期间,在吴仁宝“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指导思想中,又加进了“科学发展、超前规划”的内容。

    吴仁宝构筑的“不土”,并非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华西村那一幢幢、一排排在大都市里才能找到的那些五光十色的中式、欧式农民别墅,或是象征华西形象的金塔建筑那种外观形态上的浅层感知。他的“不土”,其实是当代中国农民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其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才智,在完成从拿锄头,到拿榔头;从与庄稼土地打交道,到与机器与市场拥抱;从种田汉,到厂长经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自我革命”,开始全面进入脱胎换骨的“基因革命”过程。这既是终结传统农业文明、挥手告别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种辞旧意义,更是开创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农业城市化的新探索。“土”是农民的本质,吴仁宝在领导建设富足的华西村时,之所以被世人所称道和不失为中国农民的榜样,就是他始终没有脱离农民“土”的本质。九十年代以后,华西在取得农村工业化巨大物质积累后,开始了惊世骇俗的“造城”——即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在传统意义上,“造城”总会破坏原有的农村自然格局。可华西村在吴仁宝的精心规划下,没有将城市的概念简单地搬到村子里,他们追求的是那种外建筑和内装置上“一百年不落后”的超前设计与投入。在规划与选址上则坚持现代化的都市建筑与农村古朴的自然风景和谐地融为一体,因而这样的“华西城”让人百看不厌,百住不旧,且独具魅力。

    “规划和质量上的一百年不落后,实际上本身就包含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过去农民日子一好过,就是翻盖房屋,再多的财富积累也因一次次的建房而所剩无几。华西村在发展初期时也出现过这种情况。现在我们改变了思路,在再规划和盖房时,尽可能地超前,这样做从长远看,既达到了一百年‘不土’的目的,又因优美的硬件建设,为吸引投资和聚集人才起了很好作用。”吴仁宝指着那些让美国、欧洲人都羡慕的造价在几百万元的农民别墅,如此为我解读其中的奥秘。

    与那些豪华的欧式别墅相毗邻,我信步参观了代表华西村文化概念的“农民公园”,“不洋”在这里很有代表性。走进公园,绿荫和花丛间是小桥流水、扁舟穿梭与鸟语啼鸣,一派杨柳吹拂和阵阵欢歌……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中国人熟识的“桃园结义亭”、“三顾茅庐”和“二十四孝”长亭等等景致。许多到华西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们可以称他为伟人简介 >我们可以称他为伟人目录 >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