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附录 关于《永远的红树林》创作谈
,鸟儿飞走了,绿地换成了水泥地,我们的家园还能生活吗?用电要关阀,水价在不断涨价,马路越来越堵……。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感到一边是手头的钱越来越多,一边是生活的质量越来越低劣。这是为什么?我们在思考,又得不出结论。噢——原来问题出在不讲究代价,这代价不仅仅是经济运应中的成本代价,还是文化方面的、意识形态方面的,道德标准的,等等,等等。梁言顺的理论提出与理论成果都让感到意义,感到意义的重大,感到与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吻合!

    代价,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发展的前途问题,关系到中国未来的方向和生存空间,关系到我们能不能真正被世界接纳的全局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个人时下的生活质量和我们的子孙后代。我因此激动和认真起来。采访和写作也变得紧张和激烈起来,我要求自己尽快地完成。因为现实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快速道上,代价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特别是各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能早一天让大家理解它的深义,就越好。

    梁言顺拿出了他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十几万字的博士论文,是一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我要弄得,我要请教,我要找他本人谈,也要找他的导师谈,更要我自己从头学习和弄懂什么是代价,高代价经济与低代价经济增长之间到底区别在什么地方,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有什么区别?呵,这种学习虽然是应急的,但必须弄懂,必须理解,必须充满着感情和形象。但理论是枯燥的,梁言顺的研究过程本身也是默默中进行的,但当我一头扎进去之后,我看到了一个年轻学者满头大汗的探索形象,一个无畏者的勇猛行动,一个智者的深刻思考和他艰难的求索精神。我于是似乎一下感到在那个理论世界里同样依然五彩缤纷、同样依然激情澎湃,同样依然令我时而激动,时而愤怒,时而深思。我在这个形似枯燥的世界里,寻觅到了文学创作者的喜悦,像其它报告文学题材创作一样,梁言顺的理论研究,让我感到一种责任,一种文学的责任:为什么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许多优秀的人物形象,为什么就没有出来,没有被人们所认识?没有人去挖掘,没有人去用形象生动的笔去描述,没有以文学的特殊魅力去展示!报告文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非电视、非小说、非戏剧、非新闻报道可替代的功能,我期待我的又一次创作实践能够有所获,对人民、对这个快速发展着的国家和社会有一份文学者的贡献——写一个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就及其它的社会意义。这是《永远的红树林》创作令我去努力完全的动因和积极性。

    太多的生活经历和太多的浮燥现实,使我已经越来越变得不愿去说教,我只有愿望能用自己的笔去做些对得起一个作家称号的事,做一些有益于这个社会的事。

    这几年写了几部作品,如、、、、《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北京保卫战》等,各种国家级大奖也拿了不少,但令我感到最欣慰的是我的读者中,既有普通的百姓,也有高层的决策者,而且有几部作品发表后还影响过国家和政府在某一方面的政策出台,这让我感到了文学者的时代幸运,更感到报告文学作为最贴近现实、最贴近群众、最贴近生活的文学形式所具有的文体意义。

    我要感谢光明日报,作为一个党报,能用大篇幅来刊登一部报告文学作品,其本身就说明一个特殊意义:我们这个时代都在关心、关注我们共同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的代价。一个不讲代价的社会必然不会获得最终有价值的发展;一部好作品能在一个重要的报纸上发表,这本身也将使文学获得超越于本身的意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我们可以称他为伟人简介 >我们可以称他为伟人目录 > 附录 关于《永远的红树林》创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