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苏”是涂金的中国
是归身之地?伍子胥最后决定:到吴国去,好日后借兵回来复仇。

    命运凄婉的楚国好汉来到吴国都城苏州时,已人不人、鬼不鬼之状,看上去与大街路边的疯子乞丐无异。伍子胥身上一无所有,只有手上的一支竹箫。他披头散发,如此唱道——

    楚国汉子的凄婉之声,令过路人无不驻足。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相面先生,他细细端详了一下伍子胥,不由大惊失色:“吾相人多矣,却从未见如斯貌者!此人必是翻天覆地之人也!”于是这位相面先生拉起伍子胥,说:“走,你跟我去见一个人。”

    相面先生带伍子胥去见的是吴王阖闾。吴王对伍子胥大为赏识,日后又因伍子胥屡立战功,便封他为吴国宰相。伍子胥也不含糊,他助吴王大破楚国,同时也报了自己埋在心头19年的大仇——将早已死去的楚平王从坟墓中挖出来,鞭尸三百下,还把楚国王室宗庙烧了个精光。

    伍子胥后来又扶助阖闾之子、吴国新君主夫差数十年,使得吴国成为东周列国中的强雄。后来夫差在与越王勾践之间的那场“卧薪尝胆”的恩怨中没有听取伍子胥的良言苦劝,导致越国灭吴。伍子胥在这过程中含愤自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幕痛苦的忠臣悲剧。

    沧海茫茫,岁月如流。几千年来,富国之地的苏州人从来没有忘记伍子胥这个名字,这是因为苏州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且至今保存得如此完整的水城就是当年伍子胥所建。公元前514年,就是在伍子胥奔吴的第8年,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为效忠吴王和为苏州人民造福而修建了当时叫“阖闾城”的姑苏城池。这一大手笔使伍子胥在苏州的几千年历史上成为最受后代尊敬的人,他对苏州的贡献也是空前的。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唐代白居易《登阊门闲望》)2500多年过去了,苏州经历了无数沧桑岁月和战事的磨砺,可她从未从整体上改变过自己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独特格局,此格局亦称“双棋盘”的三纵三横的水城格局。“水城苏州”是伍子胥留给苏州、留给中国和留给世界的杰作。

    苏州因水而活,因水而昌,因水而繁荣延绵至今。

    越国灭吴100多年后,苏州落到了伍子胥的仇敌楚国之手,这时又有一名贤相叫春申君,他继伍子胥伟业,号召市民和驻兵再度挖河修桥,并将原来的三纵三横完善成四纵五横,造东西二仓,用来发展苏州城市商业,使繁荣的城市更加昌盛。

    秦汉三国时代,水城姑苏未经战乱,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原地区却战事频仍。苏州人从那个时候就明白了一件事:闷声大发财。

    闷声大发财,是苏州得以繁荣昌盛数千年的一个经久不变的定律,也给周边庶民和政府留下了又一笔精神财富及宝贵经验;并将这一强地富民的经验流传至今,一直传播到后来的上海等整个苏南大地。

    苏州人的“闷声大发财”留给我们的其实远非是自身的强地富民的传统美德,而且也给苏州吸引和接纳外埠人才提供了旁人所不及的大好机会。比如当年的三国时期,中原战火纷飞,大批贤俊和富商逃至吴国,他们带着成群的僮仆、满箱金玉以及先进的农业技术来到苏州落户,使得本已富足的姑苏平添了几个台阶的昌盛和繁荣,使得姑苏从根本上改变了司马迁笔下的那种“饭稻羹鱼,地旷人稀”的原始泽国的面貌。苏州的富足与繁荣在三国孙权当皇帝时就显现,那时的苏州水上商业已非常了不得,商人们“浮船长江,贾作上下”,且在苏州的下辖之地太仓设仓,水路可走昆山下海,其船运商贸可抵辽东、台湾等地乃至柬埔寨等东南亚诸国,而那时的上海连滩头都没有,仅有几艘渔船而已。

    隋唐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为苏州经济与商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天堂·苏州改革开放30年全纪录简介 >我的天堂·苏州改革开放30年全纪录目录 > 第一章 “苏”是涂金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