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苏”是邓小平梦中的“小康”
人:“我们靠一些小企业。”

    “我们当时都不敢说社办企业,因为文革遗毒还在,社会上对我们苏州地区搞乡镇企业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尾巴。”戴老书记回忆说。

    邓小平好像也是第一次听说,“小企业?”

    苏州人:“就是公社和生产队办的一些小企业。”

    邓小平:“噢,这就是社队企业。”

    苏州人:“我们苏州靠近上海、无锡,好发展。”

    “我们告诉小平同志:在五六十年代,城市有一批下放人员,苏州地区就接受了十万人左右。这些人员与上海、无锡、常州等城市的各个单位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靠这些人打通与上海等城市的关系,办些加工企业就比较容易。”戴说。

    邓小平:“那这样做你们花钱多不多?”

    苏州人:“不多。社队企业就是利用这些人的关系,到上海请师傅来当指导,他们也是利用星期天,我们只要给他们一点小钱,有的就干脆不给钱,师傅们临走时给一点农副产品带回去就算回报了,而且上海人还挺高兴。”

    邓小平笑了,说:“我在上海住过,上海人喜欢要你们‘乡下人’的农副产品。”

    “你们的社队企业现在有多大规模?”邓小平问。

    苏州人:“已经占有全地区工业产值50%以上了。”

    邓小平用炯炯有神的目光看着苏州人,说:“半壁江山了嘛!”

    苏州人开心地说:“对对,半壁江山了!”

    邓小平转而问:“你们发展社队企业对农业有影响吗?”

    苏州人:“发展这些企业不但没有影响农业生产,相反有很大的支持和促进。”

    邓小平:“为什么?”

    苏州人:“因为一是我们这里农村剩余劳力较多,办社队企业可以分解一部分剩余劳力。二是办小企业后有了一些资金积累,可以搞水利工程和对社队的一些仓库、道路等等进行改造。而且我们还提出了进社队企业的每个职工每月拿出10元钱来支援农业。”

    “办社队企业积累起来的钱,能够办化肥厂、农具厂。那个时候我们全苏州办了不少这样的厂子,非常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戴说。

    邓小平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好事嘛!”

    “我们那时有个口号,叫做‘为了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为农业’。办社队企业后,不仅农民获得了多一层的收入,而且农业产粮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平常一般年份,我们全苏州上缴粮食在18亿—20亿斤,那些年我们最高时达到了24亿斤。后来成了中央领导的当时的四川省委书记来我们苏州参观,我陪他参观我们的一个农具厂,他看后很震惊,说:这就是社队办的农具厂?我说是。这个省委书记回去后,包了一架飞机,将全省的县委书记都拉到我们苏州来参观社队企业。”戴老对那段辉煌历史记忆犹新。

    这一天,邓小平兴致特别高,先是游览了苏州的园林,对苏州的同志说:“都说现在苏州不怎么样了,我看很好嘛!你们一定要把这些园林保护好。”之后又到虎丘参观,那时不搞“静园”一类的事,游客照常很多,邓小平与夫人卓琳等在江苏省和苏州市领导的陪同下,很开心地参观了虎丘。走到有400年历史的虎丘“雀梅王”前,许多人都在那儿照相,一向不爱照相的邓小平突然提出“给我也来一张”,于是工作人员赶忙“咔嚓”起来……

    “来来。”一脸堆笑的邓小平照过相后,见戴心思站在一边,便向他招招手。等戴走到他身边后,两人就悄悄说起了一段话——

    邓小平:“你说人均800美元是不是小康了?”

    戴脸红了,因为当时身为苏州地委书记的他还根本不知道800美元到底是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天堂·苏州改革开放30年全纪录简介 >我的天堂·苏州改革开放30年全纪录目录 > 第二章 “苏”是邓小平梦中的“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