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金太仓之光
如太仓的!”陆冬权,一位解放前参加过地下党的老太仓人告诉我。

    “我给你举个例子: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当时我们太仓还有1620万斤粮食在粮库里放着,是多年积存下来的。县委看到老百姓的地里没了收成,便决定将这些粮食拿出来救济大家,结果使太仓老百姓安度了三年困难期。可昆山那时穷得不行,老百姓拆了房子跑到我们太仓的一些富裕镇上去换粮食。我们的老百姓还不敢把粮食换给昆山人,县委也不敢,后来是苏州专区的领导发话后才给昆山人换了,那可是救命粮啊!太仓有粮,是因为我们没有在浮夸风中虚报粮食数量,结果队队都有余粮,百姓没有因大灾饿肚。从合作社开始到人民公社的那几年里,太仓人向国家交粮一直是全省第一名。所以我们太仓自古以来有‘金太仓’之称。”陆老说。

    而今天当我们再步入这片金灿灿的土地时,你会惊喜地发现,“金太仓”是真正意义上的名不虚传。

    近十年间,太仓是苏州各县市中变化最大的,其增速和增幅也是最大的,主要标志不仅体现在它的地区生产总量上,更体现在它的人均水平上。但那次我在饭桌上听到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长陆卫其说出的另一个数字令我惊奇不已:太仓现有近50万人口中,竟然有百岁老人好几十位!九十岁以上的有一两千人……

    “我们太仓的‘老寿星’是全苏州最多的!”陆部长很自豪地告诉我。

    这让我暗暗吃惊,因为过去一说起经济发展,有一件事总挂在我心头:父老乡亲们口袋里的钱和存在银行里的钞票比以前多了,生活和寿命是不是也比以前更好、更长了?

    以前在别的地方采访,听说过长寿乡一类的事,比如像风景如画的海南三亚的南山一带有个长寿村,到那里一看是因为那里的人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美丽海滩边,空气和风景太好了,不长寿才怪!还有某省的一个长寿村,因为那里的山民根本就是生活在原始状态下,虽然百姓吃的住的和穿的都还十分差,但那里绝对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太仓和苏州不一样了,都是全国发展最快的地方,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几乎是最高的地方,这里要是也有“长寿村”和“长寿乡”了,那才叫稀罕!

    可是太仓人告诉我:他们不仅有“长寿村”和“长寿乡”,而且现在整个太仓都成“长寿市”了!

    这是奇迹。这是苏州的一个并不为人所知的另一个奇迹!不总结和宣扬这个成果,定是一种失误。

    我在太仓采访听说这事后,比听说太仓这些年增了多少财政收入更兴奋,于是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到了两个村,一个叫协心村,一个叫太星村。它们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不过到这里一看,你会感受到这两个村没有半点那种浮夸的仅靠钱堆成的新楼房和闪光锃亮的路面的那种所谓的“新农村”气象……

    协心村完全是一个保持着我童年所看到的那种自然村落的普通村子。老百姓的房子也都在老宅基上的那种属于自建的小楼房,甚至还有些平房。但无论近看还是远看,都非常整洁和新颖,原来前年村上和农民各出一半对所有房子进行了“外包装”——瓦和墙统一用了同一种颜色。“这个好,看起来整洁,也好看。”农民们自己说。

    协心村共174户,756口人。除了村口有一条公路可以通向外面的世界外,进村的路是条水泥路,一般不见大车进出。一条清澈的村河贯通全村南北,河两边是绿荫花木。各家各户宅前屋后的小竹园与蔬菜地相嵌在一起,看上去是很舒心的那种“农村”韵味……在河的另一边是一长长的壁画,绕过河道凑近一看,原来上面是农民们请镇上的文化站同志画的一幅巨型“农村风俗壁画”,一百多米长,很有气魄,也很符合江南乡村风情。这是我在江南大地第一次见识到的一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天堂·苏州改革开放30年全纪录简介 >我的天堂·苏州改革开放30年全纪录目录 > 第二十二章 金太仓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