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锁”门里欢跳鲤鱼
为已经开始形成的自发性市场提供养分与空气。
“这是需要拿出些勇气的!甚至还会有很大风险。但镇党委和镇政府认准一个理:一切从小榄镇的全局出发,一切从百姓的利益考虑,有了这两个基本点,再大的风险和压力也不会把我们吓倒。”年轻的镇长彭志辉在回顾几届前任时这样说。
“目标和方向一旦确定,全镇干部上下一条心,前进的路上没有一个人把责任撂在一边,更没有人对家乡这片热土的感情游离……”董副镇长以一个外籍“小榄人”的身份,向我们这样保证。
“小榄发展这么快,首先有赖于一群土生土长的激情四射的干部。他们实干,永远想做第一,又正派和公道,知道怎样为自己的父老乡亲谋幸福。举个例子:在改造新永路时——现在这条街是全城最繁华的商业街,谁都知道谁能在此占一块地、盖一栋楼,就可以吃一辈子。可镇党委明确作出决定:镇干部中不得有人在此占便宜,即使你有钱买这里的房子,也得退至二线,让沿街的房子先卖给百姓。这样的举措,老百姓看在眼里,服在心里。”董副镇长讲到此,给我们讲了一则颇可思考的小故事。他说前段时间他负责接待来小榄参观的几个地市级领导干部,这几个领导每人从千里之外乘坐一辆专车。董副镇长见后,便问那几个领导:你们那儿的年财政收入有多少?人家回答说:有几千万。董副镇长一听,再也没有什么情绪去接待这群领导干部了。
“为什么?”我们好奇地问。
“你想想,我们小榄一个镇级行政小单位,一年的财政收入4亿多,可我们黄标泉书记和所有的镇干部外出或平时公务都没有使用过一人一辆专车。他们一个地级市,几百万人口,却只有几千万财政收入,可这些干部们则要摆那么大的阔气,外出参观都要一人一辆专车!你们想想,这样的领导干部心里能装得了多少为民执政的意识?”
难道不是吗?
小榄镇“党政办”主任小冯姑娘在陪同我们采访时透露了镇领导干部的几个“内部情况”:一是小榄镇飞速发展的20多年里,没有一位镇干部因犯错误而被处理过。“这是因为镇里有几个硬性规定。干部不能经商,干部不能上企业吃喝,一般干部不与钱沾边……”小冯说,这“三个不”,防止了经济腾飞过程中小榄干部犯错误的许多可能。
为百姓创造富裕、并在富裕的社会里执掌权力的小榄干部们,个个给人以一种朝气、正气和和气的感受。
有一个现象很让我们好奇:从黄标泉书记到镇长彭志辉,从女镇党委副书记梁丽娴到副镇长董祖文……他们每天每人有干不完的工作,但他们每个人都是体育运动的热心者和坚持者。他们或每天游泳、或每天一场篮球、或一小时跑步,个个精神抖擞,充满活力。
“丰富的精神,便是财富的创造动力。”有哲人这样说过。
“党委和政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角色是服务,既然是服务,你就得有旺盛的工作姿态和健康向上的素质。我总以为,人是一切问题的决定因素。我们要求小榄镇所有干部首先对这片土地、对这一方百姓要有感情。有了感情,你干工作的所有出发点就会被人们接受。你的服务就会自觉自愿,并且到位。在20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鱼水关系。企业是水,政府是鱼,企业越多越强,水就越深,鱼就越肥,尤其是小榄镇民营企业势单力薄,更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企业发展了,群众就业解决了,群众生活改善了,社会风气好了,政府就收到税收了……”黄标泉的这番“鱼水理论”道出了小榄镇党委和政府的执政理念。
从“橄榄”到“鲤鱼”——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小榄人通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开始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各路群英崛起,同时又如“固力”这样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