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战略思维最重要
设备是基础的基础,而这通常也是一般港口在发展中所遇到的最头痛的“瓶颈问题”,即大量资金无法落实。对京唐港而言,这也是外人敬佩刘卫民他们“不简单”的地方。几十亿的资金,没有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想建大港,简直是异想天开的事。但京唐港人依靠企业自主经营的灵活机制,把这样的异想天开的事变成了实现。他们采取了与股东合作建港、在港口让出部分海岸由业主独资建码头、以土地折价入股与投资方共建仓储配套设备和与世界500强企业联手合作经营集装箱运输等形式,多渠道、多元化建港的形式,使港口在短期内迅速有效地解决了资金问题,基础建设跨越式的提升,促进了港口吞吐量的翻倍增长。

    在这期间,利用民间资金,完成和满足了码头运输的机械设备市场化管理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值得称道。过去,京唐港与其他港口一样,码头运营中的运输和机械设备一直是个难题,即资金占有特别大,又损耗大,使用和管理好这一块是又费力又费钱的事。从2001年开始,他们打破单纯依靠自筹资金购置流动机械的传统模式,公开向社会竞标转让了流动机械69套,成功置换资金1255万元,实现了港内货物倒运市场化,加大了港内市场对内外对开放的力度,在港口内部建立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无形市场”。如煤炭接卸机械化一项,港口以零标竞拍,收入中标费30万元,并由此引入800多万元的卸煤设备,而且实现了火车煤炭接卸作业的机械化,提升了京唐港铁路运输接卸处理能力。与民营资本互动,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实现港口、民企、设备厂商与银行等多方面相关企业的多赢局面。

    出售机械给民营企业,使港口解决了投资基础建设的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又释放了被设备占用大笔资金的“瓶颈”,为港口增加了不少新的生产资本,进而加速了港口企业的生产能力。同时,民营资本的参与,使港口不仅集聚了人气,而且通过新的资本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之所有在参与港口商务与经济活动中的单位和个人,都成了港口的主人。更值得关注的是,京唐港的这种做法,由于清晰了产权,解决了国有企业很难做到的“管理高效”的环节。

    “过去,一台吊车分几班,由几个人开,要让每个人都爱车养车很难,稍有一点毛病,就送到修理厂去了。卖给民营企业之后,港口就不用管那些如‘爱车养车’的具体问题了。你想,个人倾全家之财力买了吊车,是要用这台吊车赚来的钱养家糊口的,还用你去教他如何爱车养车如何节约用油吗?”采访中,刘卫民一谈到民营资本引入港口建设的话题时,难以抑制依然激动的心情,“从资产资本经营的角度看,我们所展开的融资租赁业务,一方面解决了现实社会里的金融壁垒,实现了多方共赢。从港口发展需要的角度看,技术改造是我们永久性的任务,但港口却有一批批旧设备挤占了大量资金。现在我们通过出售那些技术含量并不太高、港口又必须具备的机械设备给民营企业,将此置换成可支配的资金。这是第一个直接的双赢。除此,接纳民营企业进入港口运营过程中,他们也在不断更新技术设备,但现有的传统金融壁垒又无法使这些民营企业获得理想的贷款,怎么办?我们港口再次大胆创新,采取给那些与我们有市场关系和租赁关系的民营企业在技术更新改造时,只需要他们先支付三分之一的资金,其余部分由我们港口方面代付,继续租赁给他们,并在未来3年内将其为港口服务所得收入抵偿租金和财务费用,3年后这些设备完全归属于民营企业所有。如此互动,港口自身通过提供先期的投入,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改善和发展,民营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收入大幅增长。这是大家都能摸得见看得见的双赢,谁不从心底里高兴?”

    京唐港在引入民营企业资本为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你也能过好日子·中国百姓致富调查简介 >你也能过好日子·中国百姓致富调查目录 > 第三章 战略思维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