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章 拯救父母,拯救亲情
远远超过了血缘亲情,美名传遍四方。今年4月,连北京的一位失足少年的母亲也千里迢迢赶到田大妈家,将自己无法管教的儿子送到田大妈家认母作儿。

    田大妈的义举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旋律,它使我们重新看到了中华民族那种特有的不朽亲情。

    可我知道,像田大妈这样将自己全部的亲情与爱给予那些饱受遗弃之苦的孩子们的人和事并不是惟一。

    在这里,我当然要特别重提一下在第一章中已经写到的山西大同育孤学校的创办者张洪图先生。

    这位科技干部出身的煤老板,利用他的发明创新技术办了一个新型煤厂,赚了不少钱,以其资产完全可以成为能使下几代人都不愁吃不愁穿的富翁。可他没有这么做,他首先想到的是要为那些失去爹妈和家庭的苦孩子建个学校,有个温暖幸福的家。8年了,张洪图执着地这样做,他把办厂赚得的4000多万元钱全部投到了建育孤学校上,先后从全国各地收养了近千名孤儿,2000年夏天我在他那儿采访时,正好是他办的孤儿学校出第一位大学生的日子。我着实有幸与他一起享受了一番收获的喜悦。

    张洪图办孤儿学校的事在山西已成为民间一大美谈,因为现在不仅他自己倾囊出资几千万元为社会做了件大好事,而且也吸引了170多名好心人主动放弃优越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来到孤儿学校帮助他一起办校、当孩子们的爸妈。我印象中最深的是170多位主动来到张洪图身边的立志当孤儿爹妈的众人中,年轻的大学生占多数。他们有的已经在那儿结婚成家,有的甚至把远方的父母也接来一起在那儿安家落户。大同其实并不富裕,张洪图的育孤学校甚至经常还因一些社会因素而受到来自各方的种种压力,可这些立志与张洪图一起坚持到底的孤儿爹妈、学校老师,却义无反顾地留在那块土地上,留在孩子们中间。漂亮而充满魅力的张威小姐则是其中一个。这位在中央党校读完大学的女孩子,本来在北京是有工作的,她是在自己的伯伯张洪图的精神感召下主动请求留在伯伯身边协助办校的一位年轻教师。

    我看这位漂亮的女孩整天在煤场边的学校出没,辛劳地负责着1000多个孩子的学习和整个学校的校务工作,便问她为什么甘心放弃北京的优越工作和生活环境,挑起现在这份又苦又累、默默无闻的活儿时,张威动情地对我说:我来伯伯这儿已经三年了,天天与孩子们在一起,感情深了,我就无法再与他们分开。并不是我不知道留在北京的好处,可现在真的让我留在北京,哪怕是一天,我的心也不会安定的,我会每时每刻地挂念他们。我和孩子们已经融为一家人了,心貼着心,这是无法用价值来换取的人间亲情……

    张威说得真好。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亲情更伟大、更崇髙、更无私、更牵肠挂肚?

    没有。我曾经问过10个以上有孩子的父母,我说当需要在你和你的孩子之间做一次生命的选择时,你会怎么办?

    他们几乎都是毫不犹豫地说:那还用问?我会眼睛都不多眨一下地让生留给我的孩子,让死留给我自己。

    我知道这样的问题对多数成人来说都不是问题。因为我们都珍惜真情,视亲情高于生命,高于一切。

    然而,我同样知道,在今天的许多人看来,已经进入极度追求自我与个人化生活、生存方式的物欲世界里,什么亲情爱情,那都不重要,惟有自我才真正重要和优先。于是便有了本文所关注的日趋严重并已经形成的当今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即那些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就被遗弃,即因为父母不和或本身的某些缺陷,加之教育不当及无视下—代基本权利而导致的那些另类孩子的急剧出现,这个问题如今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不良时代病,且在直接影响着我们民族和国家下一代的人的质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简介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目录 > 第十章 拯救父母,拯救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