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首席教授”

    “银桥,把你写的东西整理出来后给我看看。”调查结束后,毛泽东饶有兴趣地对自己的卫士说。

    “主席,我已经整理好了,请您指示。”李银桥把小本本的材料,整理成三四页的“文章”,并且给它起了个名。他看过毛泽东写的文章,都有一个很有气魄和漂亮的名字。他想,我的文章也不能少啊。

    毛泽东很高兴地拿在手里认真地看起来。当他看完卫士起的文题名字后,笑了。“嗯——这个题目大了点,叫《旅行记》吧,不要叫《旅游集》。‘集’可比‘记’大多了。”

    “银桥,文章写得很不错嘛!够秀才水平!”毛泽东看完后,十分赞许地称道,“有几个地方需要改一下,‘地主的地和他剥削得来地东西’这‘得来地’的‘地’,应该用‘的’。农民们说土改好地很中的‘地’就应该用‘得’了。中国的‘的、得、地’看起来差不多的意思,但用起来就不一样……”毛泽东像教初上学的儿童,手把手地教李银桥将文中的“的、得、地”逐个改正过来。

    最后,他在卫士的这篇歪歪扭扭的《旅行记》上,大笔一挥,批道:“写得很好,大有希望!”并且认认真真地签上了“毛泽东”三个大字。

    “银桥,把你写的这个旅行记寄回老家去,叫你父母看看,叫他们知道你参加革命后的进步,你父母也会高兴,放心你在这里工作。”毛泽东对卫士说。

    这是喜出望外的事!按理说,同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人都不能随便告诉自己的亲人说自己是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但李银桥想,既然毛泽东要求做的,肯定不会错。再说,自己的河北安平老家也已是解放区了。毛泽东让我把在陕北农村土地改革的所见所闻寄回家,除了让家人放心外,更重要的一层意思大概是让我家乡人民也学陕北解放区的人民那样干。

    《旅行记》很快寄回了家。他父母不识字,请了村上识字的人念,家人非常高兴,听儿子有出息,连毛泽东都表扬他了,那时,解放区的人都知道他们的救星毛泽东了。李银桥遗憾地告诉我们:“因为我父母不识字,村里人把毛泽东的批示到处传着看,最后都不知传到哪里去了。对此,我一直感到很遗憾。因为它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材料,更重要的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毛泽东关心和勉励我们当时年轻一代学习文化知识,将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殷切期望。在后来的几十年革命工作中,正是因为毛泽东的一再关心和鼓励我学文化、学知识,认清革命道理,才使我从一个不懂事不识字的穷人家孩子,成长为党的一名干部。”

    “说起毛泽东关心我们卫士的学习和成长,可以毫不夸口地说,完全不亚于一般父母那种望子成龙的心肠。”回忆在毛泽东身边的日子,李银桥总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战争年代条件有限,但毛泽东为身边的卫士、警卫战士手把手教写字,练写文章的事不是一次两次。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相对有了稳定的环境,毛泽东就更关心起身边工作人员的学习了。我很愿意给你们说说。

    “还在西柏坡时,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凡是中央机关工农干部都要参加文化学校和文化补习班,以适应新中国建设的需要。这次机关文化学校和补习班办得很好,我们卫士和警卫班的同志,轮流利用业余时间去上课,我记得除了认字外,还听过于光远同志的历史课,作战部讲的地理课。

    “有一天,毛泽东问我业余学校和补习班的情况,他听完很高兴地说:‘业余学习是个好办法。我们的许多革命同志过去没上过学,到革命队伍后大多时间忙于打仗,现在形势好了,但工作自然很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可以一举两得,既不影响工作,又能学到文化知识。但光这样也不够,要抽出一部分同志离开工作岗位让他们去学些专业知识,这样才能进步快些。我们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墙警卫简介 >红墙警卫目录 > 第六章 “首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