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85年1月19日,邓小平谋划建重庆直辖市……
时机越来越成熟了。
这个时机的显著标志是中国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和国家实力越来越强大。
与重庆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的是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是催生重庆再次成为中央直辖市的关键。自毛泽东当年挥笔写下截断巫山云雨,高出平湖之后,关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准备,虽然在沧桑与曲折的年代里一直没有停止过,然而高层决策者已经把它撂置了许多年。这既有政治因素,又有国力因素。改革开放后,中国建设突飞猛进,国家实力日益强大,因而从上到下的那一批梦想高峡出平湖的三峡迷就行动起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于是那些老三峡迷们开始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找到复出的老头子们游说。
1979年开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由武汉长办的林一山主持召开三峡大坝选址会议,这就意味着以邓小平为首的决策者已经同意和考虑三峡工程上马的问题从一般性的口头议论进人实质性的决策阶段。这一年,邓小平亲自出席了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的一项用于援助中国水电建设的20亿美元贷款的签约仪式。
1980年7月12日,邓小平同志视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地,并向工程技术人员了解长江三峡工程论证情况。
副总理阁下是否在考虑上马你们伟大的三峡工程?
邓小平当时笑笑,用浓重的四川话回答道:可能喔!
非常可能。时过不到一年,邓小平察看了三峡坝址,并召集胡耀邦、姚依林等到武汉研究三峡工程问题。至此,三峡工程在邓小平的亲自指挥与布置下,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全面开始运作……
1982年10月,万里副总理率国务院秘书长杜星垣、副秘书长田纪云、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郝建秀、水电部副部长李鹏等一行23人,对三峡地区进行了考察。而此次由国务院牵头的庞大考察团,将决定政府对未来三峡工程的意见。当时万里等经过实地考察得出两个方案:一是高坝方案,即三峡大坝200米高程,回水一直到重庆。建好后的三峡电站发电能力达到2200万千瓦,按当时物价计算,整个工程所需投资260亿元。二是低坝方案,即三峡大坝高程为165米,正常水位150米,搬迁移民30万人,只淹没万县等。建成后的三峡电站发电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工程总投资约100亿元。3年准备,7年施工。
1983年5月,以国家计委名义召开的三峡可行性报告审议会上,多数人同意按低坝方案建二峡工程,即水库蓄水正常水位为150米、坝顶高程165米。
不行!那样太可惜了。我们重庆为三峡工程已经牺牲了许多利益!如果水库蓄水不能让万吨轮船到达我们重庆港埠,这对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是个巨大的浪费,我们不希望是150米的蓄水位。我们希望中央考虑重庆发展的需要,是否以建蓄水为180米的中方案为宜……重庆人对低坝方案纷纷提出反对意见,尤其是时任巾长的肖秧同志,当他听说中央定的150米方案时,立即找到中央有关领导陈述:我们重庆,在解放后的二三十年里,为了未来的三峡建设,重庆市一退再退,建设不能重点投入,盖房子也得往200米的未来水库线以匕盖,啥子都别想顺顺当当做事。堂堂西南第一城,一直等候三峡工程开工那一天重振威风,结果搞了半天啥子份都没有。这怎么行!重庆1000万人民牺牲了二三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的机遇,就等着三峡工程带来新的发展希望,如果搞150米的低方案,我们不好向人民交代,也不好向子孙后代交代!我这个市长也不好当这声音当然也传到了老领导邓小平耳边。
重庆人提出的中方案,得到了多数专家的赞同,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