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7、美丽的新家园
是个移民理论工作研究者,他能在大学讲台上不用稿子便滔滔不绝说上三四个小时做专题学术报告。

    陆鸣所在的崇明,是上海全市安置5000余名三峡移民的试点县,也是安置移民人数最多的一个县。正是他和同事们一丝不苟地坚定执行国家有关的三峡移民政策,一开始就充分注意从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出发去指导移民的安置和管理工作,高度关注移民的需求与愿望,既从长远和大局考虑问题,又从眼前和细微处入手,才使得搬迁到崇明的每一位三峡移民在走进新的家园时,处处感受到惊喜和意外。

    就说关于多少户移民放在一起的问题,匕海的思路颇见用心良苦。

    曾经有人说,反正是移民,为了便于管理,就把他们安置在一起算了,反正第一批试点都在崇明岛,那儿有的是农场。一个农场放工三五十户,百八十人不成问题。

    有的说,移民初来乍到一个新地方,内心有惧怕感,不能让他们聚团,那样以后工作就难做了,不如一个村组放一户,这样有什么事也能管得住。

    总之,主张从速完成移民安置任务的人说,把移民放在一起安置省下许多事;而惧怕以后扯不断事的人主张把移民分散安置才好。

    这两种形式都不可取。上海的同志权衡利弊时认为:三峡移民的任务虽重,但他们是为了国家才舍小家,告别故土,来到新的地方。我们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安置。如果集中安置,现在看起来工作要简单方便些,可从长远看这样做对移民日后融人当地社会便会带来极大的不利素。移民从整体而言,在一个新地方后应该说相对是个弱势群体,无论从生产和生活能力,还是其他社会能力方面。过于把他们集中在一个地方,容易使他们走不出融人当地社会的阴影,而结果反会造成移民群体的独立与封闭,也就无法保证他们能与当地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相适应。不同文化和不同心理及不同生活方式的差异会越拉越大,其结果容易造成与当地社会的分化,既不利于移民本身,也不利于当地社会的整体发展与稳定团结。

    但过于分散也不是好事,会让移民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一旦移民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心态越发强烈,就越不利于融入当地社会,再者过于分散对政府管理移民,推行扶贫帮困工作也增加过多成本和工作量,使得一些本来实惠的东西和好处反而落不到移民久上。

    相对集中,分散安置,以三五户一个点,应为最宜。上海提出这样的方案,据说是几十个专家花了儿个月时间,而且最后由村镇区市几级干部用了几十个会议确定下来的。

    方案最终的确定时间和成本似乎花的代价多了一点,可现在看来,我们的做法对整个安置移民工作和确保移民在迁入地平稳过渡,逐步致富,最终实现与当地社会融通,融合和融化以及长治久安,起着不可估最的作用。上海干部们这样说。

    移民们的回答是:三五户在一起,让我们不感到孤单势薄,回家聚在一起能回味和重温原有的文化与风俗,走出家门,能让我们自觉自愿地跟当地人亲密。移民工作千难万难,最难的是如何使他们融洽在新的生活环境并能让子孙后代地与当地社会和睦相处,最终忘却自己是个移民,而成为整个地区与城市发展和文明建设的一分子。

    上海的安置谋略,可以在10年、20年后更能看出优势。

    冉说房子的事吧。

    崇明的和所有到上海其他区县落户的三峡移民,他们全部住上了漂亮宽敞的两层新楼。面积都为3人一户的一般不少于120平方米;4人户的一般不少于150平方米。5人户的则能达到180平方米左右。

    凡看过上海给三峡移民们盖的楼的人都说太漂亮太宽敞了。有人因此提出疑问:有必要给移民搞这么好的楼房吗?他们毕竟是农民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国色重庆简介 >国色重庆目录 > 17、美丽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