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8篇 天堂之水
道撩浅、岁修之责。

    嘉祐五年,转运使王纯臣请令苏湖常秀四州各县官教诱受益户自传塍岸。塘浦大圩古制隳坏后,修士由民自办从此推行。

    熙宁二年【1069年】十二月,颁《农田水利约束》。也即农田水利法。

    熙宁六年五月,杭州于潜令郏亶上书《苏州治水六失六得》及《治田利害七论》,十一月,命郏亶兴修水利,然措置乖方,民多愁怨,仅一年罢役。

    元丰六年【1083年】,枢密院裁定苏州开江兵役800人,专治浦闸。

    元祐三年【1088年】,宜兴人单锷撰《吴中水利书》,议复太湖上游五堰以节水,凿下游吴江塘路,为木桥千座,以泄太湖之水,但事不果行。

    宣和元年【1119年】,立浙西诸水则碑。吴江水则碑立于垂虹桥亭北之左右,左碑为横道碑。右碑为竖道碑,分别记录水位及发生时间。此碑为太湖及湖东地区最早的水文测量标志。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监察御史任古督浚平江水道,从常熟东栅至雉浦入丁泾。开福山塘自丁泾口至高墅桥,北注长江。是年,知平江府陈正同报经户部奏准禁止围垦湖田,并立界碑,约束人户。

    隆兴二年【1164年】七月,平江大水,浸城郭,坏庐舍,淹圩田,决堤岸。人操舟行市累数月。八月,知平江沈度,役夫浚浒浦、白茆、崔浦、黄泗、茜泾、下张、七鸦、川涉、杨林、掘浦等常昆十浦,用工300余万。

    乾道五年【1169年】,增置平江撩湖军民,确定太湖管辖范围,不许人户佃种茭菱等阻水易淤的水生植物,以畅河流。

    淳熙元年【1174年】,提举浙西常平薛元鼎督开茜泾、七鸦、下张等浦及运河。是年,平江府知府韩彦左与浒浦驻军戚世明,组织军民开浚浒浦港。淳熙二年,立庸田司于平江,专责苏州的水利工程。是年,平江知府陈岘开浒浦,浚塘筑堤,植柳一万株。淳熙十三年,常平提举罗点,以淀山湖泄水诸道为戚里豪强侵占为田,宣泄不畅,民田积水,上疏开浚,从之。民闻欢跃,不等告谕,各带粮合伙先行开挖。积水骤退,复为良田。

    嘉定十年【1217年】,知平江府赵彦肃疏锦帆泾,纵横四出,以达运河,建桥55座,开河1190丈,计工3万,费钱3000余缗。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苏州水灾。宣慰使朱清喻上户循娄江故道开浚,导水由刘家港入海,并通海运。

    大德二年【1298年】,置浙西都水监庸田使司于平江路,专主水利。大德十年,行都水少监任仁发役夫大浚吴淞江下游段。

    至大元年【1308年】,江浙行省督治田围之岸,岸分五等,高止七尺五寸,低止三尺,以水与田相等,地分高下为差。此为苏州修圩堤有统一防洪高程的开始。

    天历二年【1329年】,吴江知州孙伯恭以巨石大修吴江塘路,并相其地势,凿水窦百余个,以通太湖泄水,翌年塘成,长四十余里。后于至正六年至七年【1346年至1347年】又续建加固,表名至正石塘,由张天英撰《至正石塘记》。至正二十四年,张士诚据吴为王,起兵、民夫十万,命左丞吕珍督浚白茆港,堑其地为港,长亘90里,广36丈。

    封建后期农田水利建设多由地方自办,兴修普遍,而著名的大型工程则较少。成绩突出的是江南地区的水利。随着东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海塘因而大规模兴修。这一时期,是古代农田水利技术的总结时期,水利专著大量出现。除《农书》、《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外,就农田水利而言,出版了许多流域范围的水利书。如归有光的《三吴水利录》、王太岳的《经渠志》和康基田的《河渠纪闻》等。

    太湖地区经过历史上长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18篇 天堂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