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8篇 天堂之水
    崇祯八年【1635年】至十年,巡抚都御史张国维主持修葺吴江石塘全坍、半坍及续建共四千丈,并疏导长桥桥下出湖河流,重修至和塘长洲东境45里石塘。

    这些大的治水活动,花费帑银常达几万、十几万、二十多万两,投入人工很可观。频繁的治理,反映了太湖治水的不易。

    治水必须与治田相结合,这是太湖地区长期以来治水的经验。明代比较重视圩田水利的治理。圩区水利以地方为主,以民办为主,治理活动频繁。在朝廷派员主持治水时,一般也督责各府县兴修圩区水利。据武同举《江苏水利全书》统计,明代兴修太湖水利工程大小有一千多次,主要为塘浦圩区的浚河、筑圩、建闸工程。这些事迹在各地方志中记载很多。

    在唐、五代时,太湖地区圩里已经设有圩长,每一两年圩长率其圩之人修筑堤防,浚治浦港,使低田之堤常固,旱田之浦港常通流。明代除设有圩长外,每一行政区又设塘长,管理该区水利。

    在频繁的圩田水利建设中,圩田治理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如在圩内筑“径滕”和“戗岸”,实行高低分级控制,可以减少洪涝损失。当时圩子面积较小,一般为几百亩、数十亩,为抗御较大的洪涝灾害,一些圩区衽联圩并圩,如万历时耿桔在常熟就推行过。对圩岸的规格、修筑方法、养护管理措施,都作了较严格的规定。圩内河渠、堰闸的布置也能因地制宜。有关浚河的技术工作、组织工作也有了一套办法,从而保证了工程的质量。明代关于圩田水利技术的论述比前代都多。如周忱、姚文灏、史鉴、金藻、吕光洵、何宜、吴诏、耿桔、陈瑚、徐光启等,都曾论及圩田水利。万历三十四年耿桔所著《常熟水利全书》,则对浚河筑圩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明代太湖水利活动虽然频繁,但水旱灾害仍然十分严重。首先这与水利工作的复杂难治有关。如浚治吴淞江,明代二百七十六年,大的浚治有十一次,平均二十多年治理一次,但渐浚渐淤,周期缩短,淤积越来越严重。太湖洪水出路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是水旱灾害多的重要原因。其他港浦淤积也相当严重。明代张应武说:“宋人引清障浊之法已不可施于今,每岁所开塘浦还为潮汐之所填淤,三岁而浅,四岁而湮,五岁又复重修,亦无一劳永逸之术。”另一原因是治理没有全面的战略。嘉靖时沈启在《吴江水考》中指出太湖水利的病症为“上不节,中不分,下不利”。往往是遭灾后影响到国家的赋税收了,才会派官员去进行治理。有时工程施行得很急促,达不到应有的成效。再则,明代民修小圩,堤岸单薄,民力分散,不易抗御洪涝,容易遭到破坏,灾害自然经常发生。

    当然,政治的腐败,也极大地影响了明代的水利建设。

    清代康熙年间修闸,规模宏大,投入资金也巨大。康熙十年【1671年】,巡抚马祐督浚浏河淤道三十里,又于天妃宫建大闸一座。康熙二十年二月,巡抚慕天颜督浚白茆港,自支塘至海口四十三里,又修闸一座。共用民夫百万,费银四万两。直至四月底才竣工。康熙四十七年,总督邵穆布、巡抚于准督浚浏河,起凝碧桥,东至袁家渡,长三十里。又建七鸦口闸于浮桥东玉皇庙前。翌年又浚白茆、福山两港,修白茆旧闸,建福山新闸。共用银3.5万两。

    雍正年间投入水利的资金和力度,似也不亚于康熙大帝。雍正五年【1727年】,诏发库银兴修江南水利,命副都统李淑德、江苏巡抚陈时、总河齐苏勒等大臣踏勘太湖及通江汇海河道,檄行浚治。翌年,浚浏河、白茆二港,修理旧闸。又浚徐六泾、福山塘、七浦塘。共发官银十二万余两。雍正八年,总督尹继善檄苏州知府徐永佑修筑吴江塘路和GFBC2塘,建大浦桥,扩建三江桥一孔为三孔。又修至和塘。移址重建浏河天妃闸。雍正十二年春,总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18篇 天堂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