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2篇 天下奇功都江堰
】三个字,但这三个字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都江堰工程成功地运用了自动控制和系统工程的科学原理,渠首工程采取壅水入渠而不是拦水入渠;处理泥沙采用冲淤平衡,以冲为主;排洪、灌溉则采取“堰其右,检其左”的平面布置和“深淘滩,低作堰”的分、泄、控等,把奔腾咆哮的岷江江水限制在人为的规矩中,无坝分水,自流灌溉,保持了系统整体输出量的动态平衡。这一切,不仅高度发展了古代治水的技术,在中国水利史上揭开了划时代的一页,而且许多工程原理和技术方法,一直为后人沿用。

    都江堰在工程技术方面有几个重要特点:一是就地取材。岁修、整治工程所需的材料主要是竹、木、卵石,其中需要量最大的卵石,在沿河河滩俯拾皆是。通过取石砌埂筑堰,既降低了工程成本,又起到了疏通河道的作用。除卵石外,竹、木也是极普通的材料,都江堰沿岸到处都可以找到,能保证工程的需要。二是施工简便。都江堰所有的维修、整治,除极少部分需要一定技能外,绝大部分都是没有技术的“粗活”,这就保证了工程整治不会因技工不足而延误。三是费省效宏,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少花钱多办事”。都江堰的整治,只需花很少的钱,这是世界水利工程根本无法比拟的。四是保护了生态环境。都江堰建造在岷江上游末端,龙门山脉和成都断陷盆地的接连部,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和地势,没有闸门、没有大坝,因而没有破坏大自然的平衡,也没有对河床造成破坏,达到了人、地、水三者高度的协和统一,这是当代许多拦截河流、筑上水泥大坝的水利工程很难做到的。

    李冰治理都江堰,采用了很多极有特色的技术,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笼石垒堤之法”,具体说来就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中,垒而壅水。”汉代,竹笼装石堰法已在全国推广,并用于黄河。唐代曾明文规定以此为准绳,沿用到元代。元代认为竹笼、卵石筑堰不能耐久,每年必须更换,为了一劳永逸,岁修时便用石灰浆砌条石,条石之间铸铁闩联系,又用桐油抹石灰和麻丝嵌塞缝隙;在容易崩塌的堤岸砌上大卵石保护,在堤上种植杨柳和灌木加固;宝瓶口以下用条石包砌,做石门以便启用。最突出的是,四川肃政廉访使吉当普还“以铁万六千斤,铸为大龟,贯以铁柱,而镇其源,以悍其浮槎”,作为分水鱼嘴。满以为从此以后可以高枕无忧,谁知这个渠首工程只维持了30多年,铁龟鱼嘴的基础便被冲刷淘空,坠没在滔滔江水中失去了作用。

    自元代用铁石代竹笼修治都江堰后,堰工技术便多次发生争论。明洪武四年恢复了用竹笼;明孝宗弘治九年又改用砌石,铸以铁锭,固以油灰;到明武宗正德年间又恢复了笼石古法;到明嘉靖前期,地方官员和水利部门的官员又主张用铁石维修。当时他们还熔铁六万七千斤,铸成了两条一丈多长的铁牛,当做分水鱼嘴。但这种铁牛护岸的办法,最后仍然以失败而告终。

    明末清初,四川战事频繁,都江堰岁久不修,“堰堤崩颓”,直到康熙以后,都江堰的岁修才又提上了议事日程,仍然恢复了笼石修砌之法。光绪三年,四川总督丁宝桢主持都江堰的大修时,对要害工程采用浆砌工程代替竹笼卵石,扩大了灌溉面积8万多亩,但宣统时期,丁宝桢砌的鱼嘴又被冲毁,又改用十二层竹笼卵石堆筑成尖鱼嘴,代替浆砌条石。

    民国三年【1914年】大修都江堰时,仍然沿用笼石之法。到民国十四年修治时,原大鱼嘴工程改用条石,经过三年尚未竣工,第四年又被洪水冲毁,条石所剩无几。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在地震中叠溪海子溃坝,酿成大洪灾,渠首工程全被摧毁。修复时,用水泥浇铸底座,条石恢复鱼嘴,但修好后又被洪水冲毁,于是再次用浆砌条石和混凝土建成新鱼嘴,其他防护堤仍然用笼石垒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22篇 天下奇功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