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0篇 堰塞湖泄洪纪实
江一带人民“漂没者达十万余众”。浑浊的江面上,洪水涤荡着田禾、树木、屋架、牲畜……一具具衣衫褴褛的浮尸顺江而下,在水面上聚集成串……洪水退后,田园荡尽,房舍成墟,饿殍载道,秃鹫扑向人的尸体……幸存的受灾群众扶老携幼,号哭之声昼夜不绝,流离之状惨不忍睹。以致大渡河溃决下游,近一个世纪都人烟稀少,荒凉萧条。

    1933年8月25日,四川北部岷江上游的茂县发生了7.5级大地震,随着天崩地裂的巨响,当时茂县的第二市场、被称为蚕陵重镇的叠溪——传说中黄帝妻子嫘祖居住的地方,顷刻之间沉沦得无影无踪,“河山易改,城郭无存”,叠溪城西侧崩倒江中,一部分陷落,一部分为东侧山岩石压覆,仅存东城门及南城残垣,附近21个村寨全部覆没,另有13个村寨房屋倒塌,死亡6865人,受伤1925人。强烈的地震造成四周山峰崩塌,堵塞了岷江河道,奔腾的岷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40多天后湖溃决口,“怒涛汹涌,吼声震天,十里皆闻”,一泻而下的洪水给沿江的茂县、汶川、灌县【今都江堰市】及成都平原十几个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沿江城镇被洪水冲没大半,淹死者不计其数,造成全国地震史上罕见的地震水灾。

    如今,在成都到九寨沟、黄龙的旅游公路旁,在高山峡谷间,堰塞湖还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海子”,这里实际上仍是岷江的主河道,分为上叠溪海和下叠溪海,中间由一条长500米、宽40米的海沟相连接,上下海子全长近6公里,常年蓄水上亿立方米。水面常呈深蓝或墨绿色,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冷冷地显得怪异而神秘。海子出口处十分狭窄,水流涌出,浪花飞溅,阳光下水雾生成七色彩虹。

    而原有的叠溪城呢?只留下了残缺的东城门洞、几丈城墙、垮塌的城隍庙址以及一对石狮子和一个石碾子……

    叠溪地震遗迹今天已是研究地震水灾的重要遗迹。在叠溪地震原址上,后人立了一块石碑,碑上刻着《叠溪地震六十周年祭》,文曰:“甲子一周,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天灾莫测,人事宜工。愿吾辈护生态,开富源……罹叠溪之难者千古。”

    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叠溪地震水灾共夺去了两万多人的生命,仅在都江堰宝瓶口打捞上来的尸体就有4000余具,“岷江上游之精华,于此沦失殆尽”。1997年出版的《茂汶羌族自治县志》上曾以《叠溪地震水灾》为名,记载了有关堰塞湖溃决的一些宝贵历史资料: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叠溪发生7.5级强烈地震,有感范围北至西安,东至万县,西抵阿坝,南达昭通。

    叠溪城以西松坪沟,以北平羌沟、平定关、镇平,以南小关子、马脑顶、大店、石大关等地均遭震灾。有21个村寨全部覆没,另有13个村寨房屋垮塌。县城一带房屋摇摇如扇,梁柱忽开忽合,屋瓦飞下,其震力亦有7度。据省震灾委员会调查,此次地震震区共死6856人,伤1925人,损失房屋5108间,牲畜9678头。县境岷江沿岸田地损毁,有4970余人无家可归。大地震时,叠溪、大桥、银屏岩三处,山岩崩塌,将岷江堵塞为三大堰,积水40余日。10月9日下午7时叠溪堰崩溃,下游茂县、汶川、灌县沿江村镇被水冲没,又死2500余人【不完全统计】,造成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地震水灾。

    据较场坝生还者述,地震前连日晴朗,是日尤热,居民多在家午饭。忽闻霹雳一声,四周顿时黑暗,地中仑仑声与地上隆隆声混杂,人被抛弄倒地,只觉飞沙走石,耳目口鼻皆为尘土所塞,近处地面到处裂缝,忽开忽闭,地壳倾陷,排墙似架上陈列书籍接次而倒,人不能移步,意志全失,如在梦幻中。约1分钟地下仑仑声停,但四周隆隆声不断。3小时后,尘雾稍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30篇 堰塞湖泄洪纪实